第133章 新的事业
外面餐桌上已经摆好了菜。
几个人入座,张建军看着桌上菜,不由得感叹谭家菜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前几天大领导就让傻柱准备。
这里很多菜不提前准备根本就做不出来,有的甚至要提前好几天,谭家菜属于宫廷菜,制作繁琐,用料讲究。
同时也明白了叶老的意思,这样菜吃多了人真的会腐败。
“叶老,大领导,我敬你们一杯!”
张建军主动端起杯子,给两位老人敬酒。
“好,来!”
三个人连说带笑的喝了不少,大领导又让人把傻柱叫来,敬了大厨一杯。
傻柱羡慕的看着张建军,自己在后厨忙活半天,人家张建军早就在这儿吃喝上了。
随后傻柱回到厨房收拾,一些剩下的边角料,他都装起来,准备带回去。
酒桌上,喝了一阵,谈到当前的经济情况,叶老叹气道:“现在的经济不好,农业生产粮食跟不上!”
“国家又要搞重工业,发展国防,确实很难!”
张建军点点头,现在农业产量不行的一大原因是化肥问题,直到全国化肥普及之后,粮食产量才开始快速增长,搭配上良种和水利。
原来小麦一亩地产200多斤,后来才慢慢提高到800到1000斤。
不过现在来说很困难,特别是化肥厂,不是一般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尤其是技术引进很困难。
张建军想了想,自己有任意门,是不是可以通过任意门引进一些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化肥技术,甚至设备。
增加粮食产量,受惠的还是老百姓,张建军的想法还是很朴实的,虽然自己的理想不那么高,但是看到那么多人吃不上饭,还是决定试一试,只是这种事不好明说,不然自己非要被抓起来切片了!
“小张同志,我看你眉头紧皱,有什么话想说吗?”
张建军看向叶老,坦然的说到:“现在制约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化肥,水利,种子,三个方面。”
“尤其是前两个,水利全国修了很多水利设施,但是依然有很多地还是旱地,靠天吃饭,往往60斤种子下去,只收获一百多斤,甚至有时候颗粒无收!”
“而化肥,则需要向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这对于咱们来说困难重重。”
“至于种子,我相信咱们国家的农业科学家,可以培育出良种,只是需要时间!”
叶老听了张建军的话,点点头,他说的很对,增加粮食产量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农民是很勤劳的,但凡有一块地可以种粮食,都会种上,但凡没有种,说明这块地不适合种粮食。
“是啊,所以这才是头疼的事儿,现在国家面临的外部压力很大,要集中力量搞国防和重工业,没有这些,国家的安全就没有保障!”
叶老感叹道,随后又对张建军说:“那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见道叶老问自己,张建军想了想:“我认为咱们应该想办法先把化肥生产搞起来。”
叶老点点头:“是啊,国家也是这样计划的,只是现在的困难摆在面前,一是咱们国家的外汇很少,二是国际上对咱们的封锁,就算想花钱也未必买的到!”
张建军笑了:“事在人为嘛,有困难克服困难就行了!”
大领导在旁边说道:“建军,不要逞能,这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叶老打断他:“老伙计,你这话什么意思?”
大领导尴尬的笑了:“叶老,您看现在的形势,怕是不允许这样搞啊!”
现在各种势力明争暗斗,错综复杂,如此重大的项目,不知道多人会来掺一脚,到时候说不定弄的面目全非。
叶老想了一下,随后说:“建军,这样吧,太多的支持可能拿不出来,国家的外汇储备没有这么多,我想想办法,最多能够给你500万!”
“500万?”张建军不由得感叹,太少了,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一套设备。
“我也知道很少,不过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其他的就要你自己想办法了!”
“这样,今年11月,化工部要召开一次小型的合成氨厂现场会议,你可以去看看,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建设化肥厂。”
“受制于技术和设备的等因素,普遍产量都很小,建设一个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小化肥厂,需要花费一年半的时间,投资700万元。”
张建军点点头,对于这些资料自己还是第一次知道,不过这些都是土法化学肥料,产量不高,一般只能供给当地周边使用,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特别是化肥包括了氨肥、氮肥,还有磷肥和钾肥,后两者的技术更难。
特别是钾肥技术在1958年实现零突破之后,关键技术一直没有攻克,直到1997年才取得进展,期间钾肥长期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