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忙碌的双方
江山和李杰两人在大风服装厂忙碌了一个上午,主要的策划和构思工作自然由江山负责。
李杰尽管对其中的设计图样和文字创意一头雾水,但依然在一旁协助,悉心做好后勤服务,比如添茶倒水。
时至中午,苏北热情邀请江山和李杰到服装厂内的小食堂用餐,这让江山颇感意外,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型工厂里居然还藏着一个精致的小食堂。
此时的排场并不在于去哪个豪华饭店,反而是能在厂里的小食堂就餐,才彰显出一种特别的身份象征。
这家小食堂的厨师手艺出众,食材讲究,由于是正式员工,烹饪水平高超,使得食堂的菜肴质量甚至不逊于后来的大饭店,反而更加地道美味。
江山赞叹道:“苏老板真是有品味,这小食堂装潢得相当不错。”
苏北谦虚地摆摆手:“这不是我特意弄的,是我接手厂子时就已经有了,弃之不用总觉得浪费。”
江山接着笑道:“苏老板,我看你这里的环境很好,以后如果有机会,我想带朋友来这里招待一番如何?”
苏北豪爽地应允:“那当然可以,一定给你们安排得妥妥当当。”
没料到江山紧接着提出:“那苏老板现在就给食堂打个招呼吧。”
苏北略感惊讶,但很快点头答应,显然没想到江山是真的打算立刻利用这个资源。
江山不动声色地举杯向苏北表示感谢,这一招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他在巧妙地运用人脉和资源,达到“空手套白狼”的效果。
这样的手段看似简单,实则背后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准备。
回想先前若非遇见李杰并得知其叔叔经营着一家传呼台,若直接登门拜访可能早已被拒之门外。因此,“空手套白狼”与“借鸡生蛋”,都是建立在平日积累的基础之上。
午餐过后,江山和苏北回到办公室继续文化衫的设计工作。
虽然在后世,文化衫已是街头常见的时尚单品,并逐渐趋向简约风格,但在当前时期,个性化恰恰是文化衫得以快速流行的关键因素。
尽管江山借鉴的是前世的一些设计理念,但由于他本人在此前并未过多涉足此类领域,故此刻绞尽脑汁力求创新。
此次的目标是制作五万件T恤,倘若无法确保它们迅速走红,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只有引领潮流,乘着夏季的尾声迅速火爆起来,才能让这五万件T恤——或者说五万件文化衫——成功售罄。
而在江山专心投入工作的同时,王海和吴忠宝两位也在京城的中观村商场里奔波劳碌。
这里是京城汇聚各类传呼机最为齐全的市场,从国际大品牌如摩托罗拉、松下,到国内自主品牌的产品应有尽有。
王海手中握着一大串联系电话,与吴忠宝一同回到店铺,开始逐一拨打这些号码。
对于摩托罗拉、松下等国际品牌,两人心知肚明,这类厂商对他们提出的条件恐怕不会有任何回应。
果不其然,当对方听到他们的报价后,用蹩脚的普通话回敬道:“哪儿凉快上哪儿待着去!”
对于其他国内厂家,他们的报价同样遭遇冷遇。
毕竟,在改革开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欺诈行为已有深刻认识。
他们开出的条件是六万台传呼机,而且要求先发货后付款,这样的提议几乎无人会轻易信任。
即使有人愿意相信,也绝不可能仅凭电话沟通就接受如此大的交易,而不进行面对面的洽谈。
之前红星传呼机厂之所以能与江山达成合作,是因为该厂产品严重积压,加上江山亲自前往谈判,并且最终仍是由红星传呼机厂派人跟随至京城监督。
而现在,一轮电话打下来,不仅没有取得任何实质进展,电话费用倒是花了不少。
王海急得团团转,跺着脚抱怨:“江山那个家伙都能搞定的事儿,为什么我就办不到?明明是个双赢的局面,这群家伙怎么就不明白呢!”
王海愤愤不平地咒骂着,旁边的吴忠宝也只能无奈苦笑,心中暗想:江山能做到的事你做不到,还能怪谁呢?你这么说,岂不是有点不好意思吗?
“对了,王哥,是不是应该我们亲自走一趟?”吴忠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海沉思片刻,接纳了这一想法,迅速筛选出最近的两家位于冀省的传呼机厂作为目标。
他立刻电话联系厂商,商定拜访时间,并马不停蹄地购买了出行车票,决定当晚就启程。
鉴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即便两家工厂距离不算太远,但往返及洽谈过程也可能耗时一个多星期,甚至若遇到不顺,十天半月都有可能,对此,他分秒必争,耽误不得。
就在王海和吴忠宝匆匆离开京城之际,江山则找到了李建文。
江山提出让李建文配合将免费赠送传呼机并联合传呼台的营销策略在京城里扩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