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木秀于林
大官人怜惜的说:“你真是何苦来哉,其实我更喜爱女儿。”四天前范娘子生下了儿子后,黄五娘心里就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唯恐生出一个女儿,被对方彻底比下去。听到林大官人的话,黄五娘白了一眼,“站着说话不腰疼。”如今也生下了儿子,黄五娘心里就能放松下来了。然后黄五娘问道:“听说你在范氏那边答应了,与申家结亲?”林大官人闻弦歌而知雅意,主动说:“你放心!一视同仁!”黄五娘又说:“可是我听说,申二爷最近新生的女儿只有一个,怎么分?”这会儿林大官人不能和女人较劲,满口答应说:“你大可放心!我会督促申二爷抓紧再生个女儿,时间肯定来得及,保证人人有份。”而后又迅速转移话题说:“你还是先给儿子琢磨一个小名吧!”黄五娘胸有成竹的说:“今天是九月初五,小名就叫九五。”林泰来:“.”一个是九一,一个是九五,很好很强大。算了算了,反正小名都是乱叫的,总比四喜好听。本来按照林大官人的计划,陪着两个女人坐完月子后,就再去扬州。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九月底时,林大官人发现自己年底之前实在分身乏术。所以只能派人去扬州送信,让汪员外继续串联同道和搜集“罪证”,先不要着急发动,等来年再说。从九月底到十月上旬,就是一年一度的秋收农忙时候。当然对林大官人这种人而言,他又不下地收稻谷,真正忙的是在秋收之后。秋收结束,就是官府开始征收钱粮的时候,应天巡抚赵志皋对今年的钱粮空前重视。不得不说,做官这种事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赵志皋的运气就非常不错。因为去年苏州府豁免了过去十年拖欠的钱粮,减缓了百姓的压力,所以今年百姓对于交纳钱粮的抵触心不算重。同时经过连续两年的小灾害后,今年终于是一个好年景了,官府征收钱粮的压力自然就轻。所以林大官人预估,赵志皋今年的钱粮指标完成结果不会太差,不过具体数据要等年底才知道。另外秋收之后意味着农闲时光到来,而农闲往往又意味着官府工程开搞。这又是一个非常令林大官人操心的事情,经过与两个县衙的反复商议,终于确定了今年的官府工程项目。吴县这边,是开工疏浚木渎镇与枫桥镇之间的航道,保证木渎镇的货船能畅通无阻直接北上汇入大运河。长洲县这边,则是在东边城外的大片湖岸筑堤,并起了个名字叫袁公堤。刚把工程项目确定,并交给了大哥林时来的两个工程队,还没容林大官人喘口气,结果又有事情上门了。湖广荆州的袁家粮行遵照合作约定,在秋收之后,就迅速运送大量稻米到苏州城,第一批数量就高达五千石,动用了二十多艘大船。不过在交易价码上,双方又扯皮了很久。林大官人开价是五十万斤盐换一万石米,而袁家粮行要价是一百万斤盐。扯到最后,以七十万斤盐换一万石米的价码达成交易。百忙之中,高长江又找了过来,拿出了一个办学院章程。按照指示,学院分为初级学堂和高级学堂,暂时只开初级学堂。同时又分为短班和长班,十五岁以上的进入短班学习,十到十五岁的进入长班学习。林大官人只看了看课程设置,不满的说:“文学课只学百家姓和千字文?”高长江疑惑的说:“坐馆说过,只要教导识字就行了,不用学四书五经啊。”林大官人指示说:“那只学百家姓和千字文也不够,导致只会认字不会使用。所以把我的诗词编成一本诗集,作为文学课的进阶必修教材!”高长江:“.”要不要把坐馆你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也编成集子,当成教材?在林大官人的忙忙碌碌里,时间就到了万历十四年的年底。林大官人本来还想着,对社团组织体系进行改制,但因为实在太忙了,只能暂且将改制推迟到明年。而且改制必将带来短期的混乱,眼下正是社团事务的高峰期,确实也不适合进行改制。在官府过年封衙之前,林大官人去察院拜访了赵巡抚,并询问道:“今年江南地方钱粮的完纳情况如何?”赵巡抚喜形于色的答道:“九成!”熟悉官场规则的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于是林大官人沉默了。七成就是不处罚,八成就是合格,九成就是卓异。看林泰来似乎没什么兴致,赵巡抚诧异的问道:“怎么?你不高兴?”林大官人叹道:“去年平息抗税,今年完纳率又高达九成,连续两年政绩极其卓越,看来老先生明年开春后必定要高升部院了。对于人在苏州的我而言,当然希望老先生继续当巡抚,不想看到老先生你离去啊。”赵巡抚是林氏集团在江南地区最直接、也是最强力的保护伞,他的离任对林氏集团而言堪称重大损失。赵志皋笑道:“哪有你想的那样夸张?无论换了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