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还在逃荒
暂时落脚的屋子,四处漏风,破败不堪。
勉强关了窗户之后,陆知文开始翻找攥了一路的破布袋,几番挑挑拣拣后,十分珍惜的掏出两个小土豆,顿了顿又掏出一个,一起扔进火堆里,不时翻动几下。
等熟的差不多了,从火堆里翻出来,给了杨氏、陆瑶一人一个。
还剩一个最小的,轻轻拍掉面上的灰,掰成小块儿准备喂到小妹陆雨。
然后,拿着火堆边上的竹筒,喝了一大口水。
陆瑶看着手里的小土豆,又看着在给小妹喂土豆的弟弟“知文,你的呢?”
“大姐,我不饿。”正说着拒绝的话,肚里传出一阵咕噜噜的声音,陆知文赶紧低下头,小脸涨的通红。
随后又小声对担忧的杨氏和陆瑶解释
“娘、大姐,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我没事儿,我明天再吃。”
袋子里拢共也就十来个小土豆,阿娘身体本就不好,大姐跟小妹白天都饿晕过去了。
眼下实在是没有办法,也只能先省下自己这口了,想到这些,陆知文心里充满了绝望,要是后面土豆没了他们找不到吃的,可能一家人真的要饿死了。
在经历了大半个月的逃荒生活,丈夫生死不知,紧跟着孤儿寡母又被无情抛下一系列事件,整个人显得木然、疲累、空洞不已。
这边杨氏听了陆知文的解释,舔了舔嘴巴,看着手里的土豆,却也是怎么都不肯再吃的。
最终三人互相推脱着,分食了那两个土豆,聊胜于无。
按理说洪涝灾害的波及面不至于有这么广的范围,哪怕猝不及防也应该有及时的处理措施才对。
然而大晋建国近两百载,因为宦官乱政和外戚干政等等因素,中央集权逐渐弱化,地方豪强崛起,朝堂甚至不少州府简直大乱斗。
还有外敌虎视眈眈,有的蛮夷部族经常袭扰大晋边境,在两国开战边缘反复横跳,扰的百姓苦不堪言。
陆瑶老家大湾村隶属大晋安定府,地势低洼、水系极其发达,整个府城的生活和发展一大半都依靠漕运。
出行靠船比靠腿儿都多,大湾村更是就坐落在整条府南河的最大一条支流边上。连日大暴雨冲毁了府南河的好几处堤坝,安定府下辖好几个县几乎都被泡进了水里,成了泽国。
现在整个安定府洪涝成灾,乱成一锅粥的朝堂直接让太守自己解决问题,根本没人管也管不过来他们一个下辖小山村是死是活。
别提赈灾粮,就是县令听到“自己解决问题”这个指令之后,当晚就携家带眷自我解决跑路了。
陆瑶揉了揉脸,长叹一口气。
这大晋属实是快要完犊子了吧!!
陆瑶虽然还很虚弱,但休息了一下午,这会儿好歹是完全梳理明白了,彻底清醒过来。
进食了点东西之后,多少恢复了些力气。
外面的雨也停的差不多了,现在才能静下来再次仔细盘算,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这一家子身体都太差了,哪怕是逃荒前在老陆家,这几年也只是勉强饥一顿饱一顿。
加上陆爹跟杨氏得算一个半药罐子,经年累月下来,大房是一点余地都没有。
现在逃荒后一天能混到一顿都是不错了,大部分时间也只能混个水饱,肚里能有两分底气都是稀罕。
陆瑶没来这里之前,虽然日子过得不算顶好,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典型的工薪阶层,一家子老早就奔了小康。
一朝来了这个陌生落后的地方,一没粮、二没钱、金手指就更别想了。
这么个举家逃荒的天崩开局也是没想到,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日子总要凑合着过下去的。
其他都还好说,就怕万一遇上匪徒或者饿的狠了走投无路的人,眼下他们这一家子孤儿寡母的,太容易成为那些居心叵测之人的目标了,走在路上那都是给别人送菜去的。
当初出门前,一大家子人商量往哪走的时候,她在旁边听了几句,后来陆爹又多次跟一家人讲过路线,她心里多少有点数。
所以一家人商量着,接下来他们不能接着走大路了,至少得避开人多的地方。
商量好天亮怎么办之后,陆瑶对几人说道“时候不早了,早点休息吧,天一亮咱们就走。”
虽然现在雨停了,但是屋子里大部分地方都还在滴答漏雨。几人围坐在一起,互相依靠着。
杨氏将背篓里一床薄被子给几人围着,这是他们从家里带出来的,除了一床薄被、两双草鞋以及装水的三个竹筒之外,别无他物。
“娘,你们睡会吧,我不困。”陆知书在坐到旁边往火堆里丢柴火,准备守夜。
“知文也过来休息,待会儿来换大姐。”
陆瑶好歹芯子是个成年人,哪能放任一个小孩儿自己守夜。说待会换自己,也不过是为了让陆知文能安心休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