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缎铺改行
角一尘不染,案上也码着整整齐齐的卷牍。房里并无一丝军靴马汗的味道,反倒始终飘着淡淡的墨香。
嗯,老板是个文化人。她倦怠地往榻上一躺,阖眼前又盘算起其他生意。
次日一早,鸡鸣不过两轮,忽有震耳的鼓声遥遥而起,响彻江城。
窦清欢揉了揉眼,胡乱套了个衣服便跑到院中,与鸿叔面面相觑。
苏鸿忧心忡忡,“那个方向,是江城府衙!”
江城府衙?难道这是鸣冤鼓?窦清欢愣了神,江城眼下的情境,怎会有人去上官府鸣冤告状呢?
府衙鼓声渐止,窦清欢开了条门缝,见已有不少人如她一般悄悄探头看。只见一面色憔悴的妇人步履蹒跚,手里推着独轮车,一具白布裹尸置在车上。前方的男人身材瘦小,悲痛欲绝地呼喊着什么。
不多会儿,江城府兵赶了上来,二话不说便搀起二人重新往府衙方向拖去。推搡间,独轮车失去平衡,那具小小的尸首应声而落。
窦清欢终是看不下去,推开门冲上前来,抱起那可怜的孩子。许是她的举动感染四方,不少人跟着围上来,有的帮着扶车,有的帮着熏艾条。
至江城府衙门口,已有浩浩汤汤百余人。那对凄惨的夫妇哭作一团,没有先拜堂上知府,反倒回过神向众人叩头。堂口登时乌泱一片,不忍痛哭的,叫骂老天的,嘈杂交织在一起。
窦清欢蒙着面纱,被挤在人群最前头。她定睛一看,知府旁立着个身披银甲、清俊挺拔的身影,竟是已数日未见的苏无羡。窦清欢恍然大悟,江城府由于官员府兵多有染疫,已多日没升堂,今日却见两侧人马横列整齐,颇为齐全,想来是请了江城军来压阵。
江城知府一拍惊堂木,命他二人上前陈情。
那妇人已是摇摇欲坠,抱住小儿尸身泣不成声,几欲昏厥。瘦弱的男人直起身子,泫然涕下,悲愤交加地开口道:
“小人无能,空有个摊煎饼的本事,只得支个摊子以卖煎饼为生。可自封城来,官府严令摊贩居家,小人不能出摊做生意,一连多日家里一分进账都没有哇!”
“前几日,蒙左邻右舍好心,隔着墙悄悄来照顾小人生意。可如今连米面粮油都已耗尽,家中为给染疫的小儿治病,所剩无几的银钱全拿来买药,仍是无济于事,他昨日半夜已登极乐,可我二人连他的后事都办不起。”
“小人就想问问堂上的父母官,如今究竟是要护百姓周全,还是要逼百姓等死?”
此话一出,堂口登时人声鼎沸,以商贾摊贩为最盛。封城已近半月,除了家底丰厚的官宦贵胄,大多人家都在坐吃山空。堂内卖煎饼的夫妇或许就是他们的明日。
“肃静!”
江城知府也是大病初愈,此刻的声音明显底气不足。他脸色为难,瞧着那匹一动不动的白布,想发作却又不忍。
窦清欢瞥向立在一侧的将军,见他面容冷峻,看不出情绪的眸子深不见底。这时人群中有个声音喊道:
“大哥大嫂,孩子生前受苦受难,身后事不可马虎,我愿出个份子为孩子好生安葬!”
“我也愿意!请大哥大嫂莫要嫌弃!”
二人不顾身前的知府,再次回转过身向门外的热心人三叩九拜,直呼恩人。
堂上的江城知府像是松了口气,命人将那对夫妇扶起赐坐,似乎这起案子已是尘埃落定。他侧身向苏无羡投去探询的目光,却见将军冷眼旁观,脸上没有分毫喜色。
“苏将军,事情既已解决,您看今日是不是可以下堂了?”
“解决?”苏无羡斜了一眼那案几上的惊堂木,冷冷反问,“今日是这卖煎饼的,明日怕是又会来个卖鞋的,知府大人若以为帮忙安葬就是解决,何不直接将百姓都给活埋了了事?”
江城知府脸色煞白,话都说不连续,“苏将军,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只是想帮百姓解决最要紧的事……”
将军抬起手,示意他住嘴。他当然知道江城知府已是不可多得的好人,但好人不一定就是好官。知府为官清廉,为人却懦弱。如今这情势,江城府衙也只是照章办事,不敢稍逾越。
他带领江城军管理封城数日,这样的事见了多次。起初他自掏腰包出了一家又一家的安葬费,可渐渐也力不从心,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大发慈悲便能解决的事情。
因此,他早已当了这个出头鸟,将连日来江城的民间疾苦具表呈上,可宫中却迟迟不来消息。苏无羡万般无奈,才暗中策划了今日这一出江城府衙的鸣冤叫屈,又将还在卧榻的江城知府拉来升堂,点沸民怨。
此刻,这里的闹剧必然已经传入宫墙。苏无羡握紧了长剑,只待圣旨一到,便领着江城军撤下所有封条,大开城门。
“苏无羡听旨!”
将军屈膝下跪,俯首帖耳,心中慨然欢欣。
“时疫好转,即日起解除封城令。苏无羡统领封城事务期间状况百出,错漏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