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天降大任
话说刘伯当自从归降了大凉之后,陈长生就始终让他率自己的陇西郡驻扎在关陇一带,并没有安排给他什么大任务。
李大勇和聂胜,邢亮等大杀四方的时候,陈长生并没有让刘伯当参与这些战事。
刘伯当的手下私下里都悄悄议论,说陈长生不放心刘伯当,虽然表面要重用他,却把他搁置起来,不让他参与帝国重大的军事行动。
大凉其他军团和大将们都建功立业,唯独刘伯当却寸功没有,等以后会被排斥出帝国的核心权力圈子外去,被边缘化。
刘伯当听到这些议论后,也不吱声,只是警告属下不要妄议国事,陈长生乃是经天纬地之才,千古一帝的人物,人家自然有安排。
但他其实内心里也是极其苦闷的。
毕竟他和陈长生几乎同时起步,后来也做到了一州刺史,封疆大吏。现在却被栓在陇西地区,只屯田练兵,根本没有显示自己本事的机会。
不过刘伯当也想得开,邢亮和聂胜,李大勇等人那都是人陈长生光腚娃娃一起玩儿大的,拜把子的兄弟,而自己虽然当初也和陈长生同朝为官,并且惺惺相惜,但他现在毕竟是降将的身份。
降将,无论因为什么理由投降的,那都是一段黑历史。
你今天能投降我,那你明天会不会再投降别人?
所以想想都犯膈应。
陈长生再大气,也会好好考察考察他的忠诚性。
所以刘伯当将这段时间当成自
己磨炼心性的好机会了。
毕竟,人家陈长生并没有剥夺他的军权,他手下那三万多陇西兵还归属刘伯当的统帅,并且在刘伯当的训练之下,这支部队无论从战斗力还是装备配置上,也都是杠杠的。
而且陈长生把刘伯当安排在过去大梁中心所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司隶部的上面驻扎,本身也代表了对他的认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
刘伯当此时真的悟了,变得豁达了。
陈长生不用我怎么啦?我还不是照样大军区司令一个?级别和待遇也都没少我的。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现在我就韬光养晦,你陈长生安排我干啥我就干啥,反正主打一个低调,听话。就算这辈子都不用我,那我也算在你大凉帝国忠心耿耿,没犯错误,也能混个光荣退休。
所以,每日里刘伯当除了训练整肃军队,指导部下屯耕农田,就是看书练字,修养自己的品性,磨砺自己的性情。
在刘伯当的治下,陇西地区的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年年丰收,再加上陈长生的政策好,所以陇西一带迎来了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时期。照老一辈儿人讲,他们在大梁朝治下活了大半辈子了,从来没有过的这么悠闲舒坦过。也从来没有这么富足过。因为现在没有匈奴人侵犯骚扰他们,也没有地方官吏疯狂的搜刮剥削,他们现
在只有一个心愿,但愿以后永远不打仗,就这样在仁王陈长生的治理下恬静的过这种鸡犬相闻,每天都小米饭管够,隔三差五还能炖只小鸡儿的神仙生活。
但刘伯当手下的兵士可不是这么想的。
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关中地区被征兆来的,以前饱受匈奴欺凌,且土地贫瘠的凉州和并州、北地都变的这么好了,那咱们关中老家差啥啊?
不就差个谁当皇帝吗?
他们自己吃饱喝好了,自然就惦记还留在大梁的亲人们。
但大梁和大凉帝国依然处在准交战状态。虽然两国也通商贸易,但人员却不随便往来。
特别是军方的人,那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去大梁那边探亲。
而从民间过去的人讲,大梁那边的老百姓日子过得那是相当的苦。好年景都不一定吃得上 饱饭,一遇到灾年,那更别提了,土和树皮都吃不上。
陇西军里的普通兵士一听这个揪心啊。
他们可是一天标准伙食一斤二两小米,三两肉食,其他像酱醋茶等都按月足量拨放。而且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两到二两不等的军饷。
这些东西和钱,他们可都攒着呢,想给家里人改善生活,回村盖房子取婆娘用。可是现在干着急就是用不上。
“将军,我们啥时候能回去啊?”
“是啊,只要将军一声令下,属下不惧刀山火海,誓要打回家乡去,让我们的亲人父老也享受享受盛世繁华,过几天好日
子!”
“别急,上面自有安排!”刘伯当风轻云淡的安抚手下军士说。
其实,他心里岂能不急?
他今年都三十五了。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年华,就连谢彪那个傻小子现在都做到了军区副司令了,听说现在陈长生又搞了一个空军,让他当老大。难道陈长生还要让他再等上十年二十年,等他头发花白的时候,再用他吗?
不过,刘伯当依旧没有主动上书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