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两种观点
炮敲不开厚实的以山岩构筑的武关防线。现在又听说他们的兵士一天两顿稀粥,根本没劲儿打仗。
所以一下子就支棱了起来。
“大凉军不过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而逃到武关的那些难民们也安心下来,相信王平将军一定会把陇西军打跑,毕竟他们可都是关中人,谁也不愿意背景离乡,所以派代表找王平,表示坚决支持王平。并全力协助守卫武关。
打仗其实主要打的就是个心气儿和信念。
王平真的假的一顿说,安抚住武关内的军士和百姓。但他的志向可不仅仅是守住武关这么简单。
他还要收复关中地区。做大梁帝国的中兴之将!
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王平又组织了三百人的敢死队,趁着夜色出关偷袭了陇西军的营寨。陇西军没想到王平还有这种高雅的兴趣,虽然早已按刘伯当的布置加派岗哨严加防守,但也遭受到一定损失。
刘伯当听说后,果断命令全军后撤十里。
这让王平和手下军将更加觉得胜利可期!
可惜的是,王平的表现并没有引起
太多关注。因为守卫西北的主将陈射又怎么肯让这个籍籍无名的王平抢了他的风头呢。王平表现的越出色,就会让陈射的失败显得越愚蠢。
所以,已经退守第二道防线的陈射并没有抓住这个时机,组织人力物力反攻。甚至连兵士都没派一个。
不过,他的战报可不是这么写的。
他写的是关中地区遭到了大凉军的猛烈进攻,自己拼死血战之后,为了保留帝国的军事实力,战略性撤退出关中地区,并准备诱敌深入,利用大凉军战线过长,补给不足的弱点,将气势嚣张的大凉陇西军消灭在广袤的大梁疆土上。
而王平的战绩和忠勇,却被忽略,只短短几个字,留王平在武关牵制敌军,掩护大部队撤退。
国之将灭,必出妖孽。
像陈射这类报喜不报忧,充满投机主义的人,在大梁国内,并不是少数。
既然天下是你老亓家的天下,丢一块少一块与我何干,反正老百姓在哪儿都是过日子。当官的在哪个朝代都骑马坐轿,喝酒吃肉。
而在大凉帝国,同样一件事,却是另一番景象。
当陈长生接到刘伯当的战报后,并没有发飙臭骂刘伯当无能。而是立即召集李牧等人召开了个常委会。
大臣幕僚们得出了两个结论。
刘伯当在武关地区受阻,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他过于贪功,犯了好人主义,主次不分,将军粮发放给了降卒,造成大军粮食不济,
影响了整个武关战役的大局,应负主要责任。但王猛明明掐着大批粮草,却不优先供给军队,而是玩弄权柄,此举十足可恨,应该严惩以儆效尤。
但陈长生却不那么想。
“武关迟迟拿不下,岂不是更好吗?”他悠悠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