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尘世最后的声音
木橇碾碎的声音。
“这件打击乐倒是无比契合开场的意境,只不过”
范宁早就知道神降学会的人喜欢摇动这种东西来欢唱诗歌。
但他从来就没有避讳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恰恰相反,他在艺术创作中很有拆解对方知识污染、垫高认知冲击的经验,就像“唤醒之诗”中对于d增三和弦的运用一样!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范宁之前查阅一些地理资料时,就发现“雪橇铃铛”的含义,在一些地区民众的文化语境中早有渊源。
比如在提欧莱恩西南边境的尼勒鲁地区,以及雅努斯东南边境的伊赫劳地区,这些住在雪山高原的民众在半山腰放牧时,会在牛羊脖子上绑上类似这样的铃铛,于是很多诗人和旅行家纷纷认为,“雪铃的声音,是人们在登上高山之前,所听到的最后来自尘世的声音”。
以此讴歌“天国”,并不是神降学会的独到见地。
毕竟,它只是一件普通又寻常的事物,神降学会不过是利用和曲解了其象征意义而已。
“用它。”
“将密教徒所以为的神秘,拆解为可让世人理解的音乐语汇。”
“呵呵,这是我的拿手好戏。”
在范宁的书写之下,这段b小调序奏变成了长笛、单簧管和雪橇铃铛的开头。
音乐转为g大调后,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圆号、双簧管和单簧管接续书写出一个长而曲折的乐句,阳光照射在旅者的身上,但空气仍然清冷,风景壮丽而奇诡,却带着未知的陌生与幻感。
视野的余光中仍然游动着滥彩的肥皂泡,在范宁的笔尖之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在西方沉落,寥寥晚星透射着光亮。
即便写作的地方有些逼仄,耳旁的车辆噪音持续不减,整个过程仍是令范宁感到舒适从容的。
也依旧没有任何怪异的东西袭击众人。
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终于开始摆在了众人面前。
进入失常区超过36个小时之后,队伍中有人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