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怎么还不起床
如果不是那么期待的性别,但和老大性别不同,那也是蛮好的,儿女双全,而且养育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和老大迥然不同的体验,这种熟悉中又带点陌生的感觉也是挺刺激的,父母的关注度自然不会低。最怕的就是像小琥这样的,在计划生育时代,她的出生意味着父母再也没有机会生儿子(毕竟超生成本太高,也不能保证一定是儿子),从此成了出门都抬不起头的“绝后”一族,这样的小老二自然是更不受待见了。而不管是不是被期待的孩子,老二出生时就面临着争夺。她或他从来就没有过独一份儿只属于自己的宠爱,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更多的关注,比如嘴甜啦、勤快啦、更会看脸色啦、溜须拍马啦等等。当然,即使做到以上种种也不一定能得到和哥姐一样的疼爱,因为人会对于没经历过的事好奇紧张忐忑,对已经驾轻就熟的事往往游刃有余而用心不足。有纪念意义的都是第一次的成功或失败,谁还会对第二次同类的事念念不忘呢。养孩子本质上也是如此,更何况哥姐和父母相处时间更久,磨合的更好,受关注程度自然也更多。而且父母也会常常对老大和老二进行比较,往往都是拿当前的阶段进行横向对比,就像两条正相关曲线,不取相同的横坐标比较,而是活生生的非要以高曲线的纵坐标为标准,这种状态下比,老二能比老大强才见了鬼呢。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少吃的那几年大米还是挺重要的,大家心智和武力值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好不啦。而王小琥作为家庭中的小拉杂(方言,指最小的),无疑是家中最弱的存在,谁不高兴了都能拿她撒气,她不高兴了却只能自己硬挺着,谁让她谁都打不过。所以小琥最会察言观色审时度势,虽然没骨气点儿吧,但好歹能保证自己少挨打挨骂吧。别说在小琥妈气头上非要没眼色的硬刚,惹来小琥妈一顿臭骂毒打,甚至有时候小琥都老老实实夹尾巴做人了,还是免不了一场池鱼之殃。小琥记得有一次姐姐和妈妈大吵一架,姐姐愤怒摔门而去,小琥看着小琥妈的可怕脸色,吓得赶紧出门追姐姐。正好看到姐姐骑着自行车悠然而去,留给她一个70外的后脑勺,小琥像经典爱情剧里一样边喊边追,奈何小短腿干不过自行车,姐妹俩越离越远,小琥无处可逃,只能沮丧的回家。被正在气头上的小琥妈不分青红皂白拎过去就打,打完后小琥妈消气了,等小琥姐姐从市场回来,两人有说有笑,仿佛什么事都不曾发生,最终只有什么都没做的小琥承担了所有。
吸取了无数惨痛教训的小琥深谙如何在小琥妈每天神经质般的唤醒服务中保全自我。总结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时时警醒,借机摸鱼。姐姐在家时跟着姐姐一起赖,姐姐不在家时看爸爸,爸爸起来后如果妈妈心情不错,就可以小赖一会儿,等到小琥妈忍不了了,也无非是笑骂一句让她起床。如果妈妈心情不好,那等爸爸起床后一定要马上弹起来,不然就会被大声喝骂:“都几点了还不起床,太阳都照屁股了!赶紧起来,别墨迹”。所以小琥在家长年维持着冬6点、夏5点半的起床点儿。当然啦,除了借爸爸姐姐的东风,还是有例外的,比如下雨下雪啦,比如小琥妈要去给姥姥姥爷做早饭,比如小琥妈不在家啦。前者很简单,下雨下雪没太阳嘛,没有太阳公公当闹钟,小琥妈也能比平时多睡儿会。后者嘛,做饭陪吃洗碗一套下来,肯定都是八点以后了,小琥自然有了可乘之机。就像假期这几天,小琥妈天天忙来忙去的,也没空管她俩,小琥高兴极了,每天和尹丽睡到自然醒,简直不要太高兴。
可惜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闻鸡起舞的小琥妈又回来了,她忍了再忍,没好意思叫尹丽,但强迫症让她看着俩人实在不痛快(方言,指高兴),最终还是忍不住推醒了小琥:“小琥,快起来,看看几点了,还有一堆事儿要忙呢,快起来”。顾及着尹丽,小琥妈尽量装出了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小琥一下就吓醒了,再看看自己老娘紧绷的嘴角纹路,条件反射般的开始起床穿衣。尹丽被吵醒了,看到小琥起了自己也赶紧起床,毕竟是在作客嘛,哪能比主人起得晚呢。小琥妈看到溜溜儿起床的俩人,很是满意,高兴的招呼到:“哎呀,都起来了,本来还想让你们再睡会儿呢。既然起来了就赶快去吃饭吧,吃完饭我带你们去你大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