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自绝于军方
军制革新来的很突然,对军队来说是个巨大的震动。
但震过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朱元璋亲自主持,又派军中大将去各地坐镇,没人敢闹事。
部分人有意见,也都是通过正常途径上奏,不敢私下搞小动作。
预备役牵扯到了地方,每年二十天的军事训练,是增加了百姓负担的。
不过朝廷这几年接连采取惠民措施,百姓得到了太多好处,对此也只是嘟囔两句并没有反对。
当然,没有人带头百姓也不敢反对。
那么有人敢带头吗?
没有。
因为敢带这个头的人都没头了。
朱雄英亲自主持的军中教化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为了这项工作,在陈景恪的建议下,在军中增设了一个职务。
抚慰使。
作为军事主官的佐官,专门负责思想教化工作。
百户以上的军事单位,皆设有该职务。
增设一个职务,本来是很麻烦的事情。
但主持这项工作的是太孙,事情又另当别论了。
这個命令被以最快的速度执行了下去。
反倒是陈景恪极力主张的文明治军,遭到了普遍的抵制。
但没多久,朱元璋任命蓝玉为中军都督府断事官。
明朝军制,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
蓝玉这个职务,就是最高军事**官。
蓝玉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奏朝廷,请求恢复军正制度。
军正是秦汉时期的军法官。
之后的历朝历代,为了精简机构,就将这个职务和别的官职合并了。
说白了,秦汉以后就没有专门的军法官了。
确实缩小了军官规模,但也让军法的执行失去了规范化和制度化。
蓝玉上任后的第一枪,就是恢复军正制度。
在都司一级设置军正署,总管军法的执行。
朱元璋乾纲独断,直接签署命令恢复军正一职。
老朱自然不会反对,因为这都是私下商量好的。
恢复军正制度,也是陈景恪的建议。
军正署大约相当于前世的军事法庭。
否则,以蓝玉的脑子,累死也想不出这玩意儿。
一开始大家都没把军正署当回事儿。
军法这东西,该怎么执行全看将领的意思,军法官就是吉祥物罢了。
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事情好像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军正署和抚慰使合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文明治军活动。
重点打击暴力治军,严禁欺凌、羞辱、残害士兵。
一旦被发现,会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严重的上军事法庭。
这一下军队就和炸了锅一般,纷纷反对此事。
只是掌管军法的是蓝玉,主持教化工作的是太孙。
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反对这俩人的工作。
他们只能拿下面的士兵撒气。
很多军官故意虐待士兵,以此表达对文明治军的蔑视和抗议。
然后他们就求锤得锤了。
蓝玉直接下令,抓。
从重从严处理。
上千名军官被处以记过处分,其中不乏高级将领。
一百余位军官被送上了军事法庭,其中有七名是将领。
这一下整个军方都炸了锅。
无数人涌向军正署,试图将人给救出来。
还有很多人,跑到徐达等人的家中求情。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治军的,他们何错之有?
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功臣,为什么要这么羞辱他们?
然而,这些大佬要么闭门谢客,要么沉默不语。
眼见大佬们不肯站出来,很多人都察觉到事情不妙。
但事关原则问题,他们不可能退缩。
于是弹劾军正署和蓝玉的奏疏,和雪花一般飞向皇宫。
面对军方的内讧,文官集团看热闹看的那叫一个开心。
不过更多的人充满不解,蓝玉这么做图个啥?
不想在军中混了吗?
蓝玉非但没有给自己做任何辩解,反而上书弹劾了一名伯爵。
此人残害军士证据确凿。
大明勋爵法有规定,拥有爵位的人犯法,要先废除爵位才能审判。
所以,即便有证据,蓝玉也拿他没办法。
只能先上书弹劾。
朱元璋的处理方式很简单也很直接。
褫夺了那名伯爵的爵位,然后扔进了军事法庭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