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霸王杂之 狡黠刘禅
自觉地想起了史书上非常着名的一句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诸葛亮今日的建言,不就是很生动地在诠释着这句话吗?不止殿内众臣对诸葛亮的建言感到惊喜,就是坐在主座上的刘备,这一刻看向诸葛亮的目光中,也充满了满意与骄傲。卧龙向来不轻吟。可一旦吟叫,那定然是天籁之音。没有过多的犹豫,刘备就开口道:「丞相之言,深得朕心,当速施行。至于孙登具体该如何封赏,亦由丞相一言决断,无须报于朕。」正所谓: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可身为天子的刘备,却毫不迟疑地将封赏孙登的权力交到诸葛亮手中。由此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程度,达到了何种地步。而将事情甩给诸葛亮之后,刘备看向糜旸言道:「明日太子就要到长安了。你亲自去接。」突然被派了一个任务的糜旸有点愣。他不是不知道刘禅明日到长安的事,也不是不愿意去接刘禅。他发愣的原因是,尚书台内他还有许多政务未处理,实在是有些抽不开身呀。政务已经积压的够多了,再积压下去,他元旦那日也休想休沐。刘备看到了糜旸脸上的些许迟疑之色,要是其他君王见臣下对接太子一事为难,保不齐心中会疑虑重重。但刘备却不会如此。相反的是他还一眼就看出了糜旸是为何迟疑。知道糜旸的「苦衷」后,刘备没好气地说道:「即日起,尚书台政务交由丞相处理。」听到刘备的这句话后,糜旸不仅没觉得刘备是在削他的权,反而觉得刘备是在拯救他。「多谢陛下!」糜旸响亮的感谢声响彻在大殿之内。如此响亮的感谢声,着实有些惊了殿内的些许臣子。但却也让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的脸上,都不受控制地流露出笑意。这位子侄,未免太过惫懒了。处在众臣末尾的那些新近投效大汉的魏臣,看着当下殿内发生的一切,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三观,正在快速地崩塌着。大汉的议事气氛,好奇怪呀。可,却好喜欢呀!...汉章武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大汉太子刘禅的车辇,渐渐来到了长安城外。坐在车辇内的刘禅,难掩年轻人的心性。越接近长安之时,刘禅就越控制不住自己,不断地掀开车帘朝外张望着。刘禅自小在南方长大,从未来过北方。相比于南方的温暖湿润,北方的空气显得干燥寒冷。特别是地貌,南方多以丘陵为主,北方却大多是平原。感受着以往从未感受过的温度,再看着眼中那一望无际的苍茫平原,刘禅的眼神中充满着惊奇。自大汉发起北伐战争以来,刘禅就一直待在成都的皇宫内。对于他来说,以往了解北伐的战事,都是通过冷冰冰的书简。虽说书简内的内容,亦时常让刘禅感到热血沸腾,但刘禅却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在亲眼见到关中的风貌后,刘禅终于知道少的是什么了。刘禅激动地伸手指着外界,对着一旁的黄皓言道:「孤从未见过如此广阔的天地,而孤只要一想起就在不久前,大将军率领我汉家健儿在这片辽阔天地中与贼军争锋,孤的心中就兴奋的很。」身为大汉的太子,刘备对刘禅的教育一向是很重视的。可刘备又将刘禅保护的太好了。不能说刘禅智商有缺,只能说在刘备的保护之下,刘禅的性格并未得到有效的锻炼。看着刘禅雀跃的样子,黄皓先是好言附和了刘禅一番,然后又忍不住开口劝谏道:「昨日长安就有消息传来,今日是大将军亲自在城外迎接殿下。殿下身为大汉储君,应当注重仪态。」自己是刘禅的近随。黄皓知道刘禅在自己面前,对仪态不太重视,算不上什么大事。可黄皓担心的是,一会见到糜旸之时,刘禅也会如此作态。黄皓能在短时间内就被刘禅当成心腹,他自然是一个聪明的人。作为一个聪明的人,又处在一国太子的身边,有些事黄皓肯定是会关注的。糜旸是何人?年纪轻轻就立下不世功勋成为大汉的大将军,深得陛下器重,权势滔天。可以说糜旸已经具备成为权臣的一切条件,差的只是一个时机而已。权臣不一定是女干臣。只是对刘禅来说,无论如何他都应该要在糜旸面前保持着威仪。唯有威仪深重,才会让糜旸不会轻视刘禅。黄皓知道他的未来全在刘禅身上,所以他考虑事情定然会更全面一些。在听完黄皓的话后,刘禅微微思考了一下。随后刘禅便对黄皓言道:「你说的有道理。」说完这句话后,刘禅便主动坐好,不再有张头四望的举动。见刘禅听进去了自己的建言,黄皓悄悄的松了一口气。随着车辇的不断行进,在到了某一处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