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才肯收下。
陈老太四人到底过意不去,回去后一商量,决定各自从家里拿一只鸡送给苏家,算是一点心意,陈家还拿了两只!
所以等第二天早上张表舅带着这四只活蹦乱跳的肥鸡过来时,苏家人是又惊讶又感慨。
这些鸡送过来了,自然也不能再让张表舅折腾回去,苏丽珍估计给钱,对方也不会收,还是李翠英拍板,干脆就拿自家的包子做回礼吧。
一家人把早上蒸出来的几屉包子都用大面盆装好,叮嘱张表舅带回去一起分一分。
张表舅一听说还有他的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跟苏家人处的日子长了,也知道这一家子都是心宽仁义的性子,也就没推辞。
这几十个大包子带回去后,这几家都吃得特别满足,把苏家人夸了又夸,要知道他们平时过日子仔细,日常连白面都舍不得吃,更何况是这油盐肉蛋都不少的大包子,加上苏家人那一绝的手艺,那叫一个美啊!
而且他们觉得苏家人仗义,一点也不像有些城里人那样,眼眶子高,看不起他们农村人。他们现在就特别羡慕张表舅,能跟着这样的人家一起做事,挣钱还舒心。
也是因为这一点,他们都开始格外留心张表舅这边,三不五时就过去打听打听,想着要是苏家再有啥用人的活计,他们就抢先排个号。
苏丽珍不知道自家无心插柳的举动帮她家在村里赢得了不少好感,这几天她一直在琢磨摊子上新的事。
从上周日开始,家里生意就恢复如常了,加上那两天天气特别好,连之前卖得不太好的凉皮都重新变得供不应求起来。
就在苏卫华夫妻俩考虑要不要把凉皮加量的时候,没想到天公又不作美,这才放晴没几天,就又开启新一轮的阴雨天了。
从本周三开始,连着两天,雨势忽大忽小,几乎就没停过,夫妻俩也没办法出摊。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一点在他们东北尤其明显。
估计这一轮降雨过后,天气肯定更冷了,照这架势,他们家的凉皮是真没几天可卖了。
而且现在新鲜的毛豆也已经下市了,要知道,这卤毛豆可是和卤花生一起,占据了他们家卤味的“半壁江山”。
所以这两天,她都在思考摊子接下来该上什么新品。
这天中午放学,苏丽珍直接去了学校食堂。
因为这两天一直下雨,许多外宿生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把饭带到学校里吃,所以今天食堂的人也不少。
苏丽珍特地晚了一点才过来,这会儿食堂打饭的窗口已经没有多少人排队了。
等着打饭的工夫,看着食堂里那一溜的大灶台,她忍不住又想起家里的小吃摊子。
其实关于新品,她是想继续做卤味的。
毕竟卤味做起来比较省事,家里的卤汁配方又源自《料经》,味道绝对没得说,这么好的卤汤只拿来卤些花生、毛豆之类的素菜实在有点可惜。
而且肉卤不像做包子,起码猪、牛、羊、各种禽类,甚至动物的头蹄、下水都能拿来加工,这样食材选择方面就更加宽泛些。
之前因为天气热,肉类不易存放,他们就一直没尝试,眼下一天比一天凉,卤肉这一项倒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但是这里也有个难题,那就是他们这里的冬天实在是很冷。
虽说卤味放凉了风味更盛,可也不能太凉啊!
毕竟在他们这儿,十月份气温跌破零度、十一月初就漫天大雪的情况简直是家常便饭!
想想大冷的天,卤菜变冻菜,吃一口冰碴子硌牙,这谁受得了啊!
一家人就琢磨着给卤菜保温的方法。
一种是把食物一直放进卤水锅里熬着;
可这样非常容易导致食物卤过火,到时候卤菜的口感和品相方面都要受影响。
另一种方法是把卤好的菜品都放在篦帘上,然后把篦帘架在大锅里,像熥馒头那样熥着。
可这个方法的缺陷也很明显,锅里大量的水蒸气会冲淡卤味的浓香,而且水汽太盛的话,菜品的色泽也会大打折扣,看起来不新鲜。
这两个方法都没法保证不影响菜品的质量,所以一家三口其实都不满意。
家里这两天一直在研究这件事,连陈奶奶他们送来的四只鸡都“报销”了两只,可惜还没想出好办法……
“同学,你还要打什么菜?”
食堂阿姨温和的声音让苏丽珍醒过神,她忙朝对方摇头,“谢谢阿姨,不用了!”
接过自己的饭盒,她正准备找个地方坐下,结果眼神扫到人群一角时,倏地全身一僵。
是沈哲和齐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