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十八两
,在铺子吃少说话,省着客人多问。菜单上没有的他都吃到了,委实不错。
不过这汤是好喝,鱼汤最鲜,连着豆腐也好吃。
崔大山给崔大郎加了块金钱蛋,"你尝尝,上回做的,觉得好吃,你妹妹又做了。"崔大郎吃到肚子里,点点头说:"是好吃,如英手艺好。崔如英笑着道:“觉得好吃大哥就多吃点。”
在书院吃不到这些,再说做出来不就是吃的吗,全吃完了她才开心呢。刘婶儿觉得这饭菜也好吃,就是土豆茄子,跟家里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这可好,马上下个月了,又要发钱了,上个月几十文,这个月肯定多。还有好饭,家里可吃不到这个。
刘婶儿发了月钱还想着给自己买胭脂水粉呢,也惦着家里,但不像孙娘子那样。自己干活累还是自己吃,家里想吃肉了再买呗。
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家里日子好点儿吗。
不过不该说的话刘婶儿不说,她在后厨,平日跟孙娘子也说不上几句话。四郎五郎只顾着吃饭,二丫偶尔给两个弟弟夹些菜。
崔如英吃了两个肉龙,地三鲜也吃了不少,最后喝碗鲫鱼汤,肚子也就饱了。就小声在他后面说:“赵叔,还是我来吧,你早点儿回去。吃完赵掌柜又给捡了碗筷,还端着盆去后院刷碗了,不过二丫看他刷得不是很干净,赵掌柜也不是多想干活,那不是吃了菜不好意思嘛,既然二丫来他就不争抢了,点点头就回家了。
客人一走,刘婶儿也没啥事儿,下午还得过来,赶紧回家睡一觉去。铺子里几桌客人结了账,就剩崔家人。
崔大郎在擦桌子,崔如英上午做了饭,这会儿也不想动,就托着下巴看他干活。"大哥在书院可还习惯,饭堂伙食可好?
崔大郎道:“好不好你还不知道,我看饭堂有包子,还是咱们家的馅儿,就知道生意谈成了,能吃到家里的包子,还省着想家了。"
每日吃饭就知道家里过来送包子了,知道家里人来过书院,虽然见不到,但知晓家中一切都好,这就够了。
崔大郎道:“我还和同窗们说了,这包子是咱们家做的,如果放假有空,还想吃,过来照顾生意。"
。
崔如英没想到崔大郎在书院还记挂着家里的生意,刚想说总吃放假还能想吃吗,就听崔大郎说:“不过在书院总吃,放假了倒是不大能来。”崔如英笑了笑,"那可不是,天天吃也够了。
崔大郎:“都说好吃呢,跟我同窗的年纪都比我小,偶尔照顾一下。先生还说我功课不错,再努力读书,等先生考教过,就能去别的班了。"他是盼着去别的班的,毕竟年纪大,也耽误了几年,崔大郎更明白,赶上他这个岁数还在读书,若读不好就是白白浪费光阴和银子。
家里赚钱也不容易,笔墨就得花好些钱。
崔如英倒觉得这个年岁读也有好处,毕竟懂事成人了,知道家中不易,所以更加用功。
"那可是好,不然放假你回屋里读书吧,别在铺子帮忙了。算起来还是读书更合算一点儿,干活浪费时间。
屋里读书也读不下去,平日在学堂多用功就是了。而且,我回来也没带书。"崔大郎把抹布都攥紧了点儿,急忙道:"不差一时半会儿,放假了就是放假了,让我在中自有黄金屋的感慨。
崔大郎就是个普通人,天资平平贵在用功,他并不觉得读书有多沉醉其中,也没有书他读书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中,所以肯吃苦。
书院和侯府学堂不一样,卯时二刻吃饭,然后就上课,一直到深夜才休息。学下来也格外枯燥,崔大郎去书院二十日,崔如英见他似乎是瘦了。这也难怪很多世家子弟吃不下读书的苦,总想出去逃课,寒窗苦读,可不是说说而已。崔如英道:“大哥没有书,我有呀。"
书。
有些看完了,就给带回来了,大哥你可以带书院去看。"崔大郎愣了愣,崔如英又道:“有两次我帮了侯府一点儿小忙,安定侯夫人就送了我些崔大郎眼中迸发出一束光,他惊喜道:“那多谢三妹了,我看完了再给你带回来。"
书册都金贵,又是侯府给的,恐怕纸张印字要比书坊的更好,也更贵重。妹妹能给他看就已经很好了,他得好好爱护,看完之后还回去。你吧。
崔如英道:"还倒是不急,你慢慢看就是。还有一方砚台也是那边送的,我用不上,送崔大郎道:“砚台我也有,能用就行,那块儿你先留着吧。”崔大郎还是觉得侯府的东西肯定贵重,他在书院读书,不必用太好的东西。以后可以妹妹留着自己用,或是四郎五郎启蒙,能给弟弟们用,他就算了吧。他牢牢记着,自己是去读书的,并非享乐的。
既然崔大郎不要,崔如英也没勉强,这边等着收拾好,崔大山就带着她去买首饰了。答应了的事儿,崔大山不会忘。
那伙计认得崔大山,热情的招呼了一声,“崔老板过来了,这回又看啥!”崔大山不大自在地说道:"给闺女看看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