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定生计
李继旺和李继达已经去县里两个多月了,也没一封家书回来,老爷子有点急,没敢和家里的妇人们说,只是尝尝唤着孙子李明锦去村口看看。李明锦真是很纠结古代的通信啊,出门靠走,有事靠吼啊,虽然也有驿站,但是中间还是有很长的交叉时间。也不知道爹和几个叔叔怎么样了。李明锦心里也很担心,毕竟在常怀县,也没有认识的人,爹几个也算是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点儿事,家里人也很难及时赶过去。
日子在李明锦提心吊胆之中又过了半月,李继旺带着四弟回来了,两个大男人,扛了两个大包袱。一进家门,老爷子王氏等人就迎了出来
“老二,老三没跟着回来啊?”老爷子很高兴儿子回来,待没看到老二,老三的身影,心里惦念的问道大儿子,开年就走了,好几个月了。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爹,娘,媳妇。。我回来了。。。”李继旺满脸笑容的看着父母,回头又看了媳妇,不好意思说什么,只对小王氏笑着点点头。小王氏看着丈夫完好无损的回来,又看到丈夫笑着看着自己,脸色羞红了别过身。林氏和孙氏,看着大伯四弟回来了,却没看到各自丈夫的身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暗淡下来。都走了几个月了,怎么能不惦念担心呢。
“大伯,大娘。嫂子。。”李继贤喊了众人之后,就将包袱放了下来,将几个零食的纸包打开,给给了几个孩子。
“花生糖,红豆糕。。。我要吃。”明佳等不及了,踮起脚,去勾着四叔的手,眼馋的样子,逗乐了大人,其他几个大的也都跑了过来,拿着糕点,眯起眼吃了起来。
“爷爷,奶奶,糖。。。”明珠拿起一个纸包,递给奶奶,王氏看了一眼大孙女,满意孙女的懂事,笑着回了一句:
“奶奶不吃,你拿去吃吧,看这个几个小的,不要吃多了。”
李明锦看了看不好意思的父母,又看了一眼二婶,三婶脸上失望的神色。问道:“爹,二叔,三叔他们呢。。”林氏、孙氏听到侄子的问话,飞快的抬起头带着询问的神色来看着大伯。
“呵呵,老二老三还在码头呢,这次我先回来,就是老二让我带点东西回来,顺便和爹说说,让爹拿个主意。。。”李继旺想到弟弟交代的事情,连忙将带回来的大包袱打开。一大堆杂乱卷在一起的布料摊散开来,王氏捏起布料看看了。
“这布料是没染好,受潮褪色了。。。不过料子没坏,就是颜色不好。”
颜色不好,但是乡下人不是很讲究这个啊,小王氏想到的就是自己家里人可以穿啊。
“娘,这个能卖不?”孙子冷不丁的说了一句,小王氏,林氏等人惊奇的看了一眼孙氏,王氏倒是不意外,三媳妇自来脑子就是活络。
“爹,娘,这是二弟让带回来的,我们几个兄弟的挣得钱。”王氏接过大儿子递过来的钱袋,打开看了,两个五两的银锭,几个碎银子,加一起有13两呢。
“怎么这么多啊。。。”王氏可是知道去年没这么多啊,由不得王氏心里怀疑。可就怕钱来路不明啊。
老爷子沉默着脸色,朝大儿子问道“老二,让你带什么话了。。。”不弄明白,老爷子也不安心。怕老爹着急,李继旺直接说道:
“二弟现在在码头上帮一个客商,管着货物盘算,因着货船上货物,都是南来北往的,好些东西到了码头,有些损伤,都要挑出来的,有些不能拿去卖的,都是低价处理给一个小贩子的。还有些坏的厉害的只能扔掉。二弟的意思是,咱家兄弟多,想着他在行里管着这些,也能先挑到一些稍好的,看能不能拿出来在乡下挑货卖。”
李继旺也在那里分拣货物,知道有好些东西,是可以用的,只是成色不好。东家主要是从南边贩卖布料丝绸和香料到京城。途径梓州,云州。每次到达常怀都要中转一部分,贩卖一部分。因此每次船货到了,都要挑挑拣拣。
“这些布料是这次我先捡的,留下来的,朱大老板就是我们做活的东家,说要是我们拿的话,给的价格,只按给小贩的五成。爹给拿个主意吧。”说着望着老爷子。
老爷子思索了一会,说道:
“这布料虽然乡下人有人要,只怕要去乡下挑货担子跑啊,也不定有多少人买。。”
“爹,我看着这些布料色都不均匀,但是料子倒时挺好的,我们几个在家也没事,也可以做些成衣什么的,逢集可以去镇上卖卖去,价格只要不高,应该有人要的不是。”孙氏很有一番信心,乡下人节省,做新衣裳的少,不代表不喜欢新衣裳啊。价钱低,肯定能卖出去。想着妯娌几个手艺都不错,做成衣不在话下。
王氏听到三媳妇说话,也赞同的点点头,有个进项也好啊,现下有老二,老三在码头上,拿回家的工钱就有十几两,可以去送两个孙儿去学堂了,打心眼里高兴。
看着老婆子也同意,老爷子点头对大儿子说道:
“那就这样定了,不过先不要进太多,先就这这些料子做做,等集市的时候,拿去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