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理解诗意
田夫子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声音虽不大,但却如同一把重锤,重重地敲在了两人的心上。
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于是“依依不舍”地“分开”。
众人迅速整理好书案,整整齐齐地摆放着。
田夫子见此情景,满意地点点头,让进阶班温习一会,然后先教启蒙班识得几个新字。
待教完启蒙班后,田夫子让大家休息一会,随后又开始教进阶班。
宋怀玉看着田夫子两头跑来跑去,心中不禁感叹他真是辛苦,忙得不可开交。
进阶班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田夫子直接从《声律启蒙》教起,跳过了一些基础知识。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田夫子抑扬顿挫地念着,学生们也跟着摇头晃脑地读。
宋怀玉听得格外认真,一边跟着读,一边在心里默默体会其中的韵味。
这是《声律启蒙》的〈一东〉篇,也是最经典的。
田夫子讲解道:“这《声律启蒙》不仅是文字的对仗,更是音律的和谐。你们要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感受文字的美妙。日后作诗填词,这都是基础。”
“这云对雨,雪对风,云是飘逸的,雨是细密的;雪是洁白的,风是无形的,它们相互映衬,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
“这样说,你们可明白?”田夫子目光扫过一众学生。
钱文瑞抬眉,内心有一丝震撼,想不到这田夫子讲解起来,还是那么一手的,通俗易懂。
他率先说道:“夫子,学生明白了。”
可他明白了,不代表其他的学生也明白了。
众人有的皱着眉头,有的咬着嘴唇,显然还没有理解透彻。
田夫子看着这些学生,心中暗叹一声。
这些孩子大多来自普通家庭,家中并无多少文化底蕴,对于诗词歌赋的理解自然不如那些世家子弟。
但他相信,只要肯下功夫,这些孩子都能有所成就。
田夫子又详细地解释了一遍,并且举例说明。
他让学生们想象一下雨天和晴天的景象,以及雪花飘落时的情景。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逐渐理解了诗句中的意境。
田夫子再次问道:“现在你们可明白了?”
这次,大部分学生都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理解了。
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仍然有些疑惑,但也不敢再问。
田夫子知道,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
杨子明皱起眉头,满脸疑惑地站了起来,开口道:“夫子,学生愚笨,仍然有些不明白。”
田夫子面带微笑,温和地注视着他,问道:“何处不明?不妨说来一听。”
杨子明抓耳挠腮,面露难色,说道:“关于对仗的规则,学生总是难以记住,感觉十分复杂。”
田夫子呵呵一笑,安抚道:“切莫心急,凡事皆需循序渐进。对仗的规则实则并不困难,你只需牢记词性相对、平仄相对即可。此外,多读多练,自然而然就能领悟其中的规律。”
杨子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缓缓坐回座位,但脸上仍显露出苦苦思索的神情。
“诸位务必用心学习,学问之途,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为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田夫子开启了提问环节。
“适才提及‘云对雨,雪对风’的意境,可有哪位同学能够理解‘晚照对晴空’的意境?”田夫子语气平和地询问道。
刹那间,学堂内一片静谧,无人应声。
过了片刻,钱文瑞举起手说道:“夫子,学生觉得‘晚照’是傍晚的阳光,温暖而柔和,‘晴空’则是湛蓝开阔,明朗澄澈。两者相对,一暖一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钱文瑞说完之后,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得意地看向宋怀玉,似乎期待看到他惊讶或者钦佩的表情。
宋怀玉却完全无视了他的挑衅,他的目光平静如水,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他说的话一般,内心更是波澜不惊。
田夫子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说道:“文瑞所言甚是。那还有谁有不同的见解吗?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杨子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举起了手,有些害羞地小声说道:“夫子,我觉得‘晚照’是晚霞,有一种时间逝去的意味;而‘晴空’是白天日光,充满了…额…嗯就是让人心情愉悦。”
田夫子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子明能有这样的想法,已经很不错了。那么其他人呢?有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可以分享一下?”
教室里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许久都没有其他学生再发言。
田夫子见状,清了清嗓子,继续引导道:“‘来鸿对去燕’,你们想一想,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意境和妙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