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睡着了
皇帝陛下为什么突然要自己去参加校阅?他抽风了?
严宽思来想去,始终都想不明白那位皇帝陛下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要知道,这么多年以来,皇帝陛下也是从来都没有强制要求他们这些勋贵子弟去参加校阅的。
难道是之前自己做的那些个荒唐的事情传到了皇帝陛下的耳朵里,让他老人家龙颜大怒了?
要是这事儿放在前两天,严宽说不定会高兴的一蹦三尺高,但现如今,宫中的那位安乐公主已经带发出家了,好几年之内都不会回来了,根本就不可能再嫁给自己,皇帝陛下那边儿又有了自己的恶名,这让严宽有些不太舒服。
想了想之后,严宽吩咐道:“小三子,备马车,去参加校阅。”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皇帝陛下的命令,严宽即便是淮安王的独子,那也不得不从。
严宽起身之后,严宽转头对丫鬟慧儿说了一句:“剩下的故事,等我回来之后再跟你讲。”
慧儿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此刻也顾不得故事不故事了,赶忙说道:“小王爷,我伺候你宽衣。”
……
严宽坐上马车去参加校阅了,等他落座之后便有人主动
送上了笔墨纸砚。
监考的是定国公,见来人已经到齐,这位定国公便吩咐下去,随后就有人举着一个大牌子四处转了一圈儿。
这大牌子上写着四个大字——安国之论。
这便是今天校阅考试的试题了。
说实在的,其实唐朝的校阅和严宽想象之中的差不多,一开始的时候是重视武功,考试的内容也都是骑马射箭什么的。
到了现在这位皇帝陛下的手里,他更改了策略,觉得武力在现如今的盛世之中并无大用,便提出了“先之以策略”的口号。
所以,现在的这场考试虽说还叫校阅,但却已经改了内容,只重视谋略,武力并不在考核范围内。
安国之论?
严宽愣了一下,瞬间就明白了这位皇帝陛下的意图。
这是要考核京都之内这些王侯之后勋贵之子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和长远谋划啊!
安国之论,换而言之就就是如何让国家变得更加安定繁荣。
那些个参加校阅的考生显然提前做了准备,在看到考题之后双眼直放光,磨墨之后提笔就开始写答案。
这些人虽说是勋贵之后,出身优越,老爹那一辈的人都吃了没文化的亏,
所以这些家伙绝大部分都读过书,写这些个没有固定答案的试题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这些人的文章,一上来就是先称颂当今圣上以及先帝的丰功伟绩,将他们当年的壮举一一列举出来,描述几位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是如何的兴盛繁荣,为后世子弟带来多少多少的福音。
在这之后,便开始提出对当今种种政策的评价,褒贬不一,随后提出自己的相关意见或者是改进的方法。
他们写的千篇一律,看起来中规中矩的没有什么大的毛病,但如果用心看的话,就能看得出,这些人写的那些个文章,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废话,不管是对于当今国家和社会的哪一方面,都没有任何的用处。
尽管说校阅和科举考试不一样,考试的难度也相较科举降低了很多个层次,皇帝陛下对这些个勋贵子弟并没有抱有多少的希冀,只是希望他们的文章能够拿得出手,但这场考试依旧不是那么简单的。
定国公看着下边儿那些已经满脸得意,开始书写自己文章的考生,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心说安国哪儿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要真的像你们写的那么浅薄,这龙椅
岂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坐上去了?
现如今,西部蛮荒草原上的那些个蛮子蠢蠢欲动,已经有了联起手来一致对外的架势,乞颜部更是在最近这些年迅速崛起,有了派兵压境的趋势。
那位乞颜部的领袖野心勃勃,不光是要吞并大唐王朝,更对其他国家虎视眈眈。
西北方,以小宛为首的诸多国家已经开始秘密谋划,根据探子的汇报,好像已经有了撕毁当年先帝缔结的盟约的意思。
说不定,明年他们就会大兵压境,侵犯我大唐朝。
西南边儿的战事才刚刚平息了不到三年,现如今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
皇帝陛下在这次校阅考试上出的是安国之论的考题,足以可见皇帝陛下对于国家安危的重视程度。
说不定,今天春闱考试的时候,试题也会和安国有关。
想到这里,定国公眼神之中的无奈情绪更甚几分。
他目光扫视一圈儿,最后定格在了严宽的身上。
本来校阅考试是个人自主参加的,可这位年轻人却是皇帝陛下钦点的考生,想来应该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吧?
定国公忍不住多看了那年轻人几眼,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