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士农工商
“买买买!”
李德贤痛痛快快的掏钱。
而两人聊的这么一会儿,靖江帝几人也走了过来。
林小风看到李德贤手中的书后,顿时老脸一红,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自己当时给小孩子讲的故事,怎么还被编成书了。
王八蛋!
这要是有老乡,岂不是丢人死了!
不行,得对盗版文化严厉打击了!
靖江帝随手从书摊上翻起几本,只见都是一些《风流林大人》《少年林大人》《林大人大战绿巨人》之类的。
连续翻了好几本,靖江帝不由得皱起眉头。
“这些书,怎么都是大白话,难不成阳曲县,人人都可以出书?”
“是的,”林小风果断地竖起大拇指,“不愧是京城商人,一眼就看出了原因。阳曲县对于这类故事书籍,没有限制,只要不是诋毁我靖江国的,不违背人伦道德,都可以到阳曲县印书坊印制书籍售卖。至于这白话文,实在是因为阳曲县读书人太少,能识字把事情写清楚就不错了。”
原本下定决心不再言语的王景文,翻阅了几本书之后,也是不由得开口怒喷:“这书中内容粗浅没有深意,文笔更是差到了极致!简直就是浪费纸张!”
这次林小风并没有发怒。
毕竟时代差距太大了,思维局限性在这里。
就像是精神小伙和非主流都互相看不惯一样,古代人不理解白话文很正常。
“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讲,文言文门槛太高了,白话文看得懂,看得爽,看的明白,还能顺便多认几个字,对于寻常百姓来讲,就已经足够了。至于那些致力于仕途,想要钻研四书五经的,县衙也有免费的文言文书籍供应。”林小风笑着解释道。
靖江帝皱起眉头,不解的说到:“不对啊,这白话文将几个字便能说清楚的内容,硬生生扩充成了好几张纸,这不是浪费纸张吗?”
“不要光看到纸张的使用,要知道这白话文引人入胜,百姓中间轮流翻阅,很多人都在着急为什么自己不识字。一来二去之下,阳曲县原本只有十几个识字的百姓成了众人崇拜的偶像,两年不到,更是一大半人都能看懂这些闲书了。”
“一大半人?难不成阳曲县现在识字率已经达到五成了?”靖江帝惊讶的瞪圆了眼睛。
要知道哪怕是京城,达官贵人遍地,书香门第遍布,识字率也不到三成。
毕竟读书识字,是需要花钱花时间的,穷苦百姓哪儿这些时间和金钱。
林小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旁边的书店老板更是连忙搭话:“这位客官,阳曲县现在的识字率可不止五成哦,尤其是小孩子,为了能看懂这些白话文,一个个都不再调皮了,专心捧着书看,不认识的字还会跑好几条街去找先生请教。”
“有些先生先是教给他们字的读音和意思,等发现是白话文闲书之后,气的胡子都吹起来,那表情和您旁边这位王先生一样,就是王先生没有胡子!哈哈哈!”
‘嗯?!这都能含沙射影到我身上?!!!’王景文懵逼了。
合着不止林小风,阳曲县所有人都在针对我是吧?
本公公可不是好惹的!
“你说的不对!”王景文生气了,尖声质疑道:“你看看这白话文用语,几个字就能说清楚的事情硬生生用了十几个字。尤其是这句‘二桃杀三士’,被写成了用两个桃子作为引诱,杀了三个读书人。五个字变成16个字,按照这个逻辑,五张纸变成十六张,这也太费成本了!”
“成本?成本可不是你这么计算的!”林小风微微一笑,眯起了眼睛。
“水字数可不是浪费成本,五个字变成十六个,字数和纸张都翻了三倍,表面上是纸张的费用增加的三倍,可从本官的角度来讲,这是销售的书籍扩大了三倍,印书坊的规模扩大了三倍,工作岗位扩大了三倍。”
“越来越多的工人赚到了钱,更多的读者买到了书,还是通俗易懂的那种。”
“你说,这究竟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成本是高了还是低了?”
靖江帝和李德贤一脸疑惑,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王景文木讷的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
心里只剩下一句xxx送给林小风。
‘这该死的家伙,怎么歪门邪道这么多,说什么都有道理,偏偏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这要是进宫可还得了?!!!!’
在林小风的长篇大论之后,几人都陷入了沉思。
林小风也不在意,继续给众人介绍着阳曲县的一草一木。
一时间,场面竟然变得古怪起来,一人前面介绍,后面几人默不作声,引得不少人为之侧目········
不到半天的时间,林小风已经带着几人逛遍了大半个阳曲县。
太阳也快要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