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眼红
这种行为,肯定会引来主管方的调查。
今夕商城的问题不大,因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使得平台的出货价远比实体市场要低,可即便如此,毛利润也是在盈亏线之上,压根够不上低于成本价倾销。
只要不触碰这一条红线,其它的都是扯皮的小问题。金家父子是京城土著,并非是没有人脉的外来者,不用盘外招恶心别人就不错了,肯定不会被坑。
“金总的尺度把握得很好,哪怕是折价促销,也挑不出毛病来。”
“行吧。这方面的麻烦,就交给你去解决了。对了,秋招近在眼前,你看看能不能招揽几个法学应届毕业生,公司法务部门的实力,还是太孱弱了。以后公司业务越来越多,法律纠纷也会多,总靠你一个人,忙不过来的。”
“了解,回去后我就做一个人员需求清单。”
说了点琐事后,三人闭目养神,休息了一会,吃了飞机餐填饱肚子。
这年头的航空公司,服务还是很周到的,居然还卖酒,一点都不怕乘客喝多了闹事发酒疯?
六点多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三人才拖着行李箱,走出了机场,乘坐出租车,回到了公司,将公务文件整理放好,才各回各家。
和父母通了个电话报平安,后开车回到家里,久违地,李萱居然在下厨。
“咦!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倒是变勤快了?”
“我本来就不懒好吧!”
系着围裙的女朋友,抄着锅铲走了出来,没好气地瞪了金尚一眼,
“回来了?考察结果怎么样?”
“比预计的更好一点,这次融资,应该是妥了。”
“那就好,公司的现金流有点紧张了,没有融资,就得减弱折扣补贴力度了。”
“别担心,真有问题,我会注资。”
这段时间,金尚本人持有的资金,已经不少了。作词作曲,发行专辑和单曲,授权合作等,进账不少。
这些收入,并不是所有都归于今夕文化,金尚又不是毁家纾难,舍己为人的圣人,归自己的,一分都不会少。
可公司要是有困难,适当接济一下,也是可以的,总不至于真的让它出大问题。
今夕文化的运营,其实没什么问题,收入节节攀升,在削减宣传广告费用后,已经趋于好转了。
真正的压力,还是在贷款额度太高,每个月支付的利益不少,抽走了不少现金流。
通过各种渠道贷款,利息已经有很大优惠了,可依然显得很高。
杠杆加起来后,如果停止了“滚雪球”,那就必须控制财务风险,量入为出,再像过去一个多月那样,狂飙突进,是不可能了。
面对困难,金尚的想法也很简单。
多发几张单曲和专辑,卖歌,出诗集,出书,策划游戏,靠“文抄”来短时间回笼资金。
“节流”是不可能节流的,到了这一步,不进则退,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一条烧钱之路,没有撤退可言。
只要度过这一段时间的困难期,否极泰来就在眼前了。
通货膨胀的尾声还没彻底过去,这个时候,赚到的钱,快速花出去,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发展壮大的关键举措。
对一家迅速发展壮大的创业公司来说,会赚钱很重要,会花钱更重要。
“说起来,我的那一张单曲碟,销量破二十万了没?”
“快了。”
“那就是没有咯,我还以为会更高一点,可惜了。”
金尚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一下,走进厨房,和李萱一起下厨,
“辛辛苦苦谱曲作词,好多天业余时间的忙活,收入还没一百万。比戴义琴差远了,闹心……”
“你心可真大,都想和‘歌王’相比了?”
“有什么不敢的?不过,现在已经有人称戴义琴为‘歌王’了?”
“发了一张单曲碟,都已经卖了两百好几十万份,这可太夸张了。近乎平均每一百个家庭,就有一家购买,这是什么概念?”
李萱颇为感慨地说着。
这还是性价比不高的单曲碟,要是发售专辑,一千万保底,两千万有望,更高,就得看宣发和歌曲质量来拔高上限了。
现如今市场上发行专辑的均价在二十五元左右,名气越大,价格越高,戴义琴的上一张专辑《最初的梦想,定价是三十五元,依然很畅销。
年底的下一张专辑,要不要继续涨价,还得看情况。
正因为是如此赚钱,戴义琴在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自身也难免处在风口浪尖上。
一个唱歌的,唱几首歌就有数亿的收入,哪怕这些钱,由包括创作,录制,拷贝,宣传和发行等上下游产业链很多“玩家”分享,戴义琴实际赚的肯定远没有那么多,可依然很让人眼红了。
京交所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年利润还没有戴义琴发一张专辑赚的多,这种情况,肯定会惹来一些相对传统和保守的业外人士批评。
唱歌的“戏子”登堂入室,再加上公众人物的特殊属性,在面对普罗大众的非议的时候,总是处于被动状态。
如果没有得力的靠山护持,估计会不好过。
十几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