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年味
第367章 年味
华中地区处于南北交界处,年俗比较复杂,什么样的都有。
女朋友李萱所在的云梦地区,大部分生活习惯和南方人比较接近,能吃辣,口味也重,可大部分食物里多多少少都会放点糖,用来调味。
除了个别品类,金尚还是比较习惯当地口味的。
下午休息了一会,天气转好,金尚和李萱两人捧着暖宝宝,去附近逛逛。
不是第一次来,但也有点印象,金尚还是分得清东南西北的,倒是长期在外求学的李萱,对家乡这些年的变化不怎么熟悉,许多乡人看着脸熟,可人和名字对不上了,碰见打招呼的也只能尴尬笑着糊弄过去。
“咦,今天也有钓鱼的?”
“钓鱼佬嘛,是一群神奇的生物,只要有水有鱼的地方,都不能阻拦他们垂钓。”
看着不远处的小河对岸,几名中年男子趁着风比较小的时候出来过瘾,李萱也有些无奈,老家这种小县城的乡下,小日子过得比较安逸,在没有特别多的消遣的时候,钓鱼也就成为一项比较受欢迎的活动了。
“以前都没有的,夏季打鱼摸虾的比较多,冬天嘛,鱼塘放水起鱼的有一些……”
顿了顿后,李萱忽然意识到什么,奇怪地问道:
“总感觉以前冬季特别冷,池塘里结很厚的冰,小孩子在上面玩,用大石头砸都砸不破,所以这个时候,一般也没什么人钓鱼,甚至外出的都极少。现在……冬天也下雪,凉飕飕,可那种大雪封门,行路困难的天气越来越少了,小河里的流水不结冰,池塘的冰期极短,冰层也不厚。”
“天气变暖了嘛!”
大抵来讲,就是这几年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剧烈,工业发展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得气温升高是一方面,大的周期上来看,接下来二三十年,将会迎来一波气温上升的浪潮。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北极圈附近的西伯利亚都有蚊子肆虐的日子,可能不会远了。冬季是万物寂灭的冻土带,夏季就是人畜难行的沼泽,十分不适宜人类生活。
在这个长江中游的小县城,感触就是夏季越来越湿热,冬季越来越暖和。
与之相应的,就是降雨带的北移,原本很多寸草不生的大片荒漠隔壁,也有了绿化的可能。
不得不说,接下来几十年,确实是一段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的黄金发展期。
两人谈天说地,走了不一会,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以前都没注意到,老家居然有这么多人买车。”
虽然都不是什么太昂贵的豪车,多多少少也能说明,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比以前好多了。
原本通行自行车,三轮车和畜力车的水泥路,如今都显得有些狭窄了。
“初中开始住校,一直到大学毕业,一年有大半时间不在家,这两年更是难得回来一趟,变化大也是应该的。”
这样的场景,金尚上辈子也见过,只是今生长在京城,且很少外出游历,对各地的风土人情,还真有点陌生。
事实上,这里受豫中和豫南影响极重,许多家庭祖上都有南迁过来的记载,当下也有不少从北方外嫁过来的媳妇。
由此可见,人口重心南迁的趋势,还真是一直在持续,哪怕到了现代,也没有改变,如果不是定都华北平原,南北差异会越来越大。
云梦地区还不是典型的南方,金尚都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生活节奏,明显比北方要快一点。
老家在俱轮泊附近的二姑父家,附近的乡亲对赚大钱的渴望并不如这里强烈,据说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有不少云梦人组团去打工,从事纺织制衣行业,甚至有大半个小区都是一个镇上的人的事。
京城比较特殊,待久了感觉不到,可走出来后,就能体会到各地的差异了。
传统保守,外向开拓,只是个相对概念,但也让金尚意识到,自家事业的根基在北方,可想要发展壮大,赚大钱,影响更多的人和事,必须尽早来南方跑马圈地。
不知道走了多远,感觉到天上的寒气直往下侵袭,天色也要暗下来后,李萱和金尚才往家里转回去。
——
吃了顿丰盛的晚饭,和女朋友的家里人闲聊了一会,李萱就组织好了活动,十来个年轻人,包括三个小孩子,驱车来到了县城。
肚子不饿,于是先唱歌。
包了个大房间后,大家热热闹闹地开始玩耍。
金尚坐在李萱旁边,小声说道:
“这地方居然有如此高档的KTV场所,看样子生意还不错啊!”
“我三姑父开的。”
“诶?”
“表姑,不是亲的。这不奇怪,方圆百里,拐几道弯,总能找到熟人关系。更何况,你以为这里是首都啊,大年初三还有KTV供你消遣?我都提前说好了的……”
“难怪,我就说人不是很多,还开这么多厅。电费不要钱啊,加班不给加班费的?”
了然的金尚不由得脑补其中的奥妙,为了接待“准姑爷”,老李家看来还是挺上心的,
“自动化程度挺高,居然有联网收银系统,还接受票券优惠,我看见今夕支付的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