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
接连两日安秋鹜都被王嬷嬷请去万芳堂,教她如何掌一院庶务,管束下人。
谢漪澜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说下的话就要做到。每每去了万芳堂,安秋鹜总要担心一二,就怕她说起撵皎月出府的事。
幸而她每次去时,只见着一脸慈祥的王嬷嬷,连谢漪澜的衣角都没见着。
安秋鹜微微放松心绪之余,又有些委屈,总感觉母亲对她的态度一日比一日奇怪。
虽说二人都心知肚明,彼此并非亲生母女,但十年养育之恩,岂是血缘二字就可轻易抹杀。
安秋鹜胳膊撑在面前的庶务册子上,趁着王嬷嬷出去拿东西的空闲发起了呆。
以前母亲对她很好的。
她刚被带回侯府时,性子孤僻戒心又重,等闲人进不得她身,是母亲把她带在身边,关怀备至悉心照料。
后来在王嬷嬷与母亲的谈话中她才知道一二。
原先的‘安秋鹜’身患先天不足之症,谢漪澜夫妇虽带着她四处寻访名医,但还是没有逃过早夭的命运。带她回来是母亲的意思,大概是为了抚慰自己的丧女之痛,便当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对待,连‘安秋鹜’的身份也让她抵了...
女儿失而复得,谢漪澜渐渐走出了丧女的悲痛;感受到父母之恩,她也慢慢地适应了侯府二姑娘的身份。
只是一开始相互慰藉的母女二人,却好像越走越远,母亲待她再不似从前。
一只手在安秋鹜眼前晃了晃,打断了她的思绪。
“秋鹜,你这丫头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安秋鹜看清来人,连忙起身行礼,“秋鹜见过二伯母,二伯母安好。”
面前站着一个着大红衣裳的圆脸妇人,噙着一抹笑意看着她,笑意一深便显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即使岁月在她眼角处留下淡淡地痕迹,还是让秋鹜在她身上感受到与深宅妇人不相符的朗阔之气。
妇人正是二伯安启平的夫人何氏。
安秋鹜亲切地走上前挽起何氏的胳膊,“二伯母,今日怎地到万芳堂来了,是不是知道秋鹜被嬷嬷压在这里学庶务,专程来‘解救’秋鹜的呀。”
何氏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即使是安秋鹜这样的小辈,二人也时常能说到一块去。
她嗔怪地点了点安秋鹜的额头,“鹜丫头,你个机灵鬼,想偷懒拿你伯母做筏子,伯母可不上你的当。我真要到你母亲面前唠几句你的事,你母亲还不当场‘吃’了我。”
提到谢漪澜,何氏眼中的光彩瞬间黯淡几分,只一眨眼,又若无其事地与安秋鹜说笑。
谢漪澜与何氏这两妯娌关系并不融洽,其中缘由安秋鹜并不清楚。也正是如此,若无非常紧要之事,何氏决不会轻易踏足万芳堂。
今日前来,怕是事情不小。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有一个丫鬟从厅后进来请何氏进去。
何氏抬腿往内室去了,走前还不忘捏捏安秋鹜的脸颊。
安秋鹜觉得有些好笑,恐是二伯母只生了安婉表姐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对她也格外的亲昵。
何氏前脚走,王嬷嬷后脚就走了进来。
安秋鹜诧异地看着她,她两手空空,并不像是去拿东西的样子。
“二姑娘,世子妃说今日先教到这,你可以回去了。”
说完不待安秋鹜开口,又急匆匆地往内室行去。
安秋鹜挑挑眉,看着王嬷嬷身影消失在屏风后,有条不紊地整理好几案上的东西,出了万芳堂带着琥珀回秋霜阁去了。
万芳堂内室,丫鬟婆子都被撵了出去,只留下王嬷嬷一人在旁伺候。
何氏攥紧手里的帕子,毫不示弱地看向谢漪澜,“姒妇,你当真如此绝情!”
谢漪澜接过王嬷嬷递过来的茶盏,不紧不慢地用茶盖拨了拨,半晌才神情冷漠地看向下首地妇人。
“娣妇,你莫要为难我。二叔先前就打过招呼,罗府那边不管派何人过来,侯府只需接着,再客客气气打发就行,府中毋需派任何人去罗府探望。”
谢漪澜口中的罗府正是京兆尹罗家,安婉的夫婿正是罗府三郎。
安婉与罗家三郎这门亲事并不怎么光彩,自嫁过去后,安启平便严禁府中与之来往。
谢漪澜作为侯府后院的主人,又是安启平的大嫂,二房院里的事自然要听二房一家之主地吩咐行事。
何氏闭了闭眼,知道今日无论说什么都不会改变谢漪澜的心意,她心一横,走上前哀求道:“姒妇,我嫁到侯府已有二十余载,拼尽心力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同为人母,你为何不能体谅体谅我这个做母亲的心。”
安启平夫妇结婚多年,只养育了一个女儿,这在侯府各房子嗣中是极为少见的。
谢漪澜淡淡地看着她,“娣妇,你怎么听不懂我的话?不是我不予你方便,是二叔他心中早有打算,我这个做大嫂的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