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离别
立在夜空中,岳月停下脚步,飞身立于楼顶。
风有些大,吹得他衣角翻飞,吹得佩剑上的流苏乱晃,鬓间沾了血的银发也被扬起。
不远处的江边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甚是热闹,眺望过去,河里明灯莹莹,花灯顺着水流游向远方,宛如银河。
河边一颗老树枝叶繁茂,枝丫上挂满了崭新的、陈旧的红布条,曳影随风动。
决然转身,他垂眸潜入夜色。
羽翼飘落,楼顶空空荡荡哪有什么人影,只有河岸热闹依旧。
桃夭坐在清风宫的门口看着岳月落下来,开口询问着:“你去哪儿了。”
“与你无关。”岳月没有停顿往后院走去。
“你什么意思!殿下呢!”桃夭有些生气,站起身,跟上岳月,却只看见黑色衣角,随后木门“碰”的一声关上了。
桃夭怄气的大喊一声:“发什么疯!”
没有人回应。
走回书房门前,桃夭烦闷地坐在走廊的石板上。
一个个人老这样对我,真讨厌。最讨厌的还是那登徒子……严竹……
可是,最讨厌的人……他死了……
桃夭一下愣住了,一行泪无声流淌。
月光透过窗户,照着屋内。
岳月已然换上自己的衣服,将脏衣服叠好放回木盒,透过窗户的月光举起手中血染的剑鞘细细观察着,最终叹着气,出了门,转过头便看见书房大大打开的窗。
风温柔地翻动着桌上的书卷,还有桌上不知何时出现的竹筒。
越过窗沿,岳月将那柄断剑轻轻放在桌旁,随后他提着另一把剑绕过书房走到院中。
瞥见桃夭垂着头坐在门口,但,岳月的脚步没有停顿,他继续向前走着。
桃夭抬头问着他:“你去哪儿?”
“北宫的事这样也算解决了。明日一早我便回塞北。”
桃夭猛的站起身,大声质问着眼前人:“那陈宁呢?他怎么办?他在哪儿?你就这样不声不响的离开?”
捏紧手中的剑鞘,岳月没有回头,飞上宫墙。
“月有圆缺,人有离合。”
“站住!你给我站住!”
不管身后的桃夭怎么喊叫,岳月清冷的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暮色,穿梭于瓦砾间,不曾回头。
月光下的大理寺,血色的身影悄然落于院中。
陈宁眼中印着漆黑一片的院子,她推开门,进到房间。
满是血渍的衣服滑落地间,她垂眼摸上一套干净的衣物。
再一转眼,一双白靴跨出房门。
藏于黑暗中房檐上的岳月瞧见那个墨青色的背影远走越远后,他缓缓落在窗前,翻身进了屋子,捡起一件件东西默默收拾着。
手上的动作越来越慢,最后,冰冷的指尖停在那柄剑上,一遍遍抚摸着剑上的细纹,他终是收回了手。
身影晃过,月光透着窗户照在空荡荡的房中,也安安静静笼罩着桌上的那柄剑。
“三盏花灯。”陈宁穿着墨绿的衣袍,压低了斗笠,摸着怀中的钱袋。
“好嘞。客官您拿好。”小二递上三盏雪白的花灯。
“不用找了。”将一块银子放在桌上,陈宁压着斗笠边沿,提着花灯,离开了。
墨绿的身影一意孤行,陈宁固执地逆着人流往河的下游走着,一个个人一次次撞过自己的肩。
她不恼,也不言,只是越发执拗地穿过人群。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灯火越来越微弱,四周的景色越来越萧条。
终于,不见人迹,虫鸣四起。
陈宁站在草丛上看着满是花灯的临江,灯火悠悠,印在脸庞。
河如夜幕,灯如繁星,千千明灯,耀魂前行。
伸手取下斗笠,陈宁缓缓走下坡,蹲在江边,潺潺流水波光粼粼,玉手没入江河,江水温柔拂过她的指尖。
她提过花灯,捡起一盏,轻轻放入河中。
她闭上眼,合起手掌。
一为母后。愿阿娘佑陌江四海升平。
捡起第二盏。
闭眼,合掌。
二为阿舅。愿师父佑宁儿得偿所愿。
第三盏……
望着摇曳的灯光,陈宁犹豫不定,最终还是将它放入水中。
合掌。
三为燕子。宁不值你所爱,万千抱歉,无从说起。
睫毛微颤,眼前渐渐清明,单薄的人影缓缓站起身,陈宁就这样立于岸边,立于风中。
遥望着点点繁星在河面上起伏,流向远方,放眼望去,天上地下,星河流淌,交相辉映。
一身黑衣,几缕银白的发丝垂落耳边,岳月指节分明的手将铜板一一排开,“老板,住一晚,备马,明早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