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一个男生徐敞,其他两人在大学时都有过实习经历。开始那几天,四人被圈在一间办公室里闲闲翻着老员工给的往期报纸,聊聊微信刷刷朋友圈,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清闲。很快,幸福清闲的日子就被人为的终结了。
七月中下旬的时候,社会部新闻特别多,负责的记者老师张北忙不过来,采编部便从四个人里面挑了余悲和蒋思齐过来帮忙。
蒋思齐是本省怀城人,某传媒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笔试成绩是他们这批人里第一。他长相清秀、身材清瘦,戴一副眼镜,看起来拘谨老实,但又透着勃勃的野心。
两个社会新鲜人过去的时候,首先被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的景象吓了一跳,张北右手食指和拇指间夹了根烟,他背对着他们一动也不动的定在那里,也不知道是在思考些什么,一缕烟雾顺着右手升腾到头顶,将他笼罩其中,看起来就跟修仙似的。
余悲被烟呛得轻轻咳了一声,蒋思齐拿手中的本子在她四周扇了扇。虽然于事无补,但总归是个好心,余悲礼貌道谢。
蒋思齐轻声道:“这个张老师是《安城时报》社会部新闻的金字招牌,你记不记得去年的注水猪肉事件?就是经他的手报道的,一发出来就震惊了整个安城。”
他说的这起事件影响力很大,因为老百姓每天都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关注面特别广。
余悲还记得,新闻刚爆出来那会她妈妈敏感到连超市的肉都不敢买,硬是让一家四口人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食堂都不要吃肉,他们整整吃了一个月的素食。
“我听说,要不是有报社护着,再加上他命大,”蒋思齐叹服道,“这颗脑袋都不知道得搬家多少回了。”
两人正小声聊着天,却见张北蓦然就掐了烟,腾出手来噼里啪啦的在电脑上敲字。写完一段后,又要点烟,扭头却发现屋里站了俩半大的孩子,结结实实的把他吓了一跳。他忍着惊吓,皱着眉不耐烦的问:“新来的学生?”
蒋思齐忙道:“对,张老师好。”
余悲也打了个招呼。
“怎么来了也不知道说一声?”张北直来直去的说:“你俩现在啥也干不了,先看看错别字吧。”
说完,把桌子上一份写好的稿子交给他们俩,然后点上烟又不理人了。
蒋思齐和余悲面面相觑,余悲环顾整个办公室,见被隔断隔出来四个工位,工位上都摆着东西,也不知道方不方便坐,只好硬着头皮问:“张老师,我们坐在哪里合适?”
张北的眼睛没离开电脑,“这里的人一个休产假了,一个外出跑任务了,还有一个工位没人……你俩随便坐。”
余悲得了指示,便和蒋思齐商量着把稿子分开,一人校对一部分内容。
谁知这时候,微信信息就跟炸了锅似的一条一条的蹦进来,余悲心想糟糕,忘记跟翠翠说一声自己开始工作了,她手忙脚乱的去调静音模式。
张北烦躁的薅了一把头发,眉头都快皱成个川字了。
蒋思齐盯了她一眼,余悲赶紧把手机放进口袋,她信息也不敢看,抓紧埋头干活。
那天下午,时间过得格外快。余悲的手机一直没停下震动,得空她回了翠翠一句“正忙着”就放下了。
下班打铃的时候张北仍旧沉浸在自己的奋笔疾书中,他不走,蒋思齐和余悲也不敢妄动。倒是萧凤实习的印刷部没什么额外工作,今天是他们入职第五天,又恰逢周末,因此到点就下班了。
本来约好的四人小饭局,那边都有人坐下了,这边两个还没下班。
另一个男生徐敞在四个人的小群里发信息:“亲们,我已经到了。你们都来了吗?”
萧凤回道:“马上到。”
余悲看完信息,轻轻咳了一声,转眼看向隔断那边的蒋思齐。
蒋思齐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起身走到张北身旁,毕恭毕敬的把稿子递给他说:“老师,稿子我跟余悲都校对完了。”
张北看也没看,盯着屏幕轻“嗯”了一声。
蒋思齐又说:“老师,我家是外地的,这不刚入职嘛,宿舍里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还没买。我人生地不熟的,能不能让余悲陪我去采购一下呢?”
张北回头看了一眼,余悲很忠厚的点了点头,代表他所言非虚。
“行,你俩去吧。”
“谢谢张老师。”蒋思齐把稿子放在桌上,跟余悲交换了一个偷笑的眼神,唯恐他反悔似的快速说了句“张老师再见”,便和余悲拿上包跑了。
傍晚六点的安城,天空中还有好看的火烧云。两个年轻男女站在安城时报社所在的那栋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道边,开心的冲着路上的出租车招手。
他们的脸上露出初来乍到的欢喜,那是涉世未深的人独有的青涩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