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
地动了动,瞳孔猛然紧缩,几乎是斥喝道:“你究竟是谁?!我从未与你谈起过银两的事!你是从何得知?”
他快速动身,却发现原本身侧的虞思横用一种诡谲莫测的步法,更快地去到了赵居安身边,将他护在身后。
两方对峙。瞬间,狭小的空间里布满凌厉肃杀的味道。
赵居安见状也不慌乱,甚至还抽出手去拍了拍衣服上沾染的尘灰,缓缓站起身来: “世子初至北境之时,曾问下官一个问题,如今赵某可以告知你答案了。”
“我姓赵,名居安,表字————”
“正是思危!”
眼前的这名北境提督再也不复昔日的懦弱讨好谄媚之意,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不同的坚毅以及一种难得的孤勇。
“令尊大人去杭州查的那庄案子,接待之人——乃是我的叔父!也是他最初发现船有问题!”
“我的叔父赵清明——世子没听说过?”
姬宁几乎停滞了呼吸:赵清明!他怎么会没听说过?他是…是当年几乎和沈阁老齐名的前朝名臣啊!但他不是早已避世,退隐山林了吗?
怎会是他去接待?
“叔父知道此行艰难,几乎日日与我通信,多时一日可达两封。我不仅知道银两的事,世子殿下,我远比你想象中知道的多得多。”
赵居安睨着眼前少年略带仓皇的神色:“你不知道也是正常,你就任时太匆忙,又怎能事事洞明,桩桩件件都了若指掌呢?”
姬宁勉力镇定下来:“那你舅父如今人在何处?”
“世子殿下天真的紧。” 赵居安似笑非笑地盯着他,“你认为他们尚能杀了你的父亲——一朝王爷,还能饶了我舅父?”
“片面之词,我如何信你?”
“无所谓你信与不信,我赵居安所做之事皆为本心,但,”他顿了顿,面色冷下几分,加重音量:“倘若世子有心,想必你王府隐卫也不是吃素的,探查来历于他们而言,不过九牛一毛。”
“好,我知道了,我会派人会调查清楚。”姬宁垂眸,狠狠压住霎那间涌上来纷乱的思绪。
再度抬头时,眼中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清明:“只是赵大人,我此番来找你,确是有个不情之请。”
这回,赵居安抽出袖中右手来,摊开:“请!”
姬宁从袖中掏出一叠厚厚的纸,呈到他面前,一眼不眨地看着他。
赵居安接过去,细细看过以后,沉沉一笑,语气颇为玩味:“世子怕不是在说笑,赵某不过区区提督,怎能去审一州之长?再则,状告官员需得受害方亲属,据我所知,世子以及令妹并未受到实害,而刘承贵,却是实实在在的死了。”
“换句话说,即使刘承贵杀了张楚,但刘承贵也最终为你所杀,那么,世子殿下,你该如何自证清白?”
姬宁没有直接回他的话,只是低头,半晌,竟轻轻笑了:“正因我与顾行远皆已涉案,所以这案子,必须——赵大人来审。提督就不能断百姓案了?我姬宁算不得百姓?”
赵居安眉梢轻抬,拱手道:“微臣惶恐,世子乃天潢贵胄,皇室之亲,怎能与凡夫俗子,平民百姓一同论之?”
闻言,姬宁凝神看了他许久,低低说了句:“皇室也在百姓之中。”赵居安没听清,“你说什么?”
姬宁回了句:“没什么”,又往自己怀里使劲掏,像在找什么重要的东西:“此案并非是我提告,是张大人的妹妹。还有,赵大人,你我,应是异路同归。”
待他找到怀里那东西,掏出展开时,另两人顿时脸色大变,愣了片刻后,慌忙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北境提督赵居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先王爷姬华雍和淬纯,奉公守正,实乃辅国良臣。然天妒英才,奸人祸害,不幸辞世。朕骤闻此讯,泣下沾襟。王爷之逝,于朕,于国家,如泰山颓,梁木断。幸世子姬宁,方寸未乱,未惧前难,自请前往边境,于乱局中救国家。此,实有王爷之遗风。此子性情温良,行事有章,遂,着令此子,执大将军印,赴北督建边防,特此密旨,钦哉!”
听姬宁念着念着,跪着的两人便白了脸,看着对方面面相觑。直到姬宁提醒,赵居安才恍惚地去接旨,仿佛不相信般又细细地去看圣旨上面的内容。看了半天,才轻声说道:“密旨之上并未出现我的名讳啊。”
“呵呵,”姬宁低低笑了两声,他清秀的面容在光影交错间晦暗难辨,长身微屈,靠近赵居安耳侧,那双泛着墨色幽光的眼眸极为认真地盯着他的脸:“无名,背后的深意,赵大人难道不知?”
他刻意压低了声线,听得赵居安眉心一跳。
“赵大人,”他站直身体,睥睨着地上的赵居安,道:“不谢恩吗?”见人还是毫无反应,“奥,方才忘了回答赵大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