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这都几个月了,原来还没回去啊?
惠明说过,自河东失守,流民四起,有门路的没门路的都想往都城跑。
可惜路途遥远,能顺利抵京的,不是毅力超乎常人,就是运气超乎常人。
照惠明所说,现下外面都乱了套了,也就都城和偏远的岭南尚算平静。
那几位亲王的封地虽未被战火波及,但战事既起,谁又能真的高枕无忧?
怨不得他们着急呢。
贞阳低头跟在梅妃身后琢磨心事,等听见尖嗓子宫人唱迎的声音,她才知道到了。
明亮馨香的宫殿内只有薛贵妃一人。
她生得慈善,只是眼底含愁,正倚在榻上望地发怔。瞧见贞阳母女,方起身展眉笑道:“路上可冷?快进殿来暖暖。”
“十五一过,学里便开了课,这长敏一走,宫里就剩我一人了。你们不要拘束,请便吧。”
薛贵妃招呼她们坐下,又走到贞阳跟前,拉起她的手,细细打量过,夸道:“果然生得妙,倒是那康家小子有福了。”
贞阳低着头装傻,实在不知作何反应的好。
殿内温暖异常,她的手脚却觉刺骨寒冷。
“按说你热孝在身,不该这么急着操办婚礼,可眼下战事不断,京里只靠禁军,也很为难。康甫年统领一方,手下兵众不少,岭南虽偏远些,但远水也是水——这也就咱们娘几个私下说说——战火若不幸燃到都城,你能说这远水灭不了火么?”
薛贵妃语气很和善,神情很温柔,说出口的话却叫贞阳胃部一阵痉挛。
原是要拉拢康甫年的势力。
并非真要为她寻个“天成”的佳偶。
浑浑噩噩混过与薛贵妃的会面,贞阳扶着力竭的梅妃在偏殿榻上躺下。
梅妃的身子大病过一场,如今虚弱得很——不仅身体如此,精神也是。
正因此,贞阳丝毫不敢提自己对婚事的嫌恶,唯恐她一下子承受不住,背过气,去了。
“贞娘,”梅妃伸手拽住贞阳的胳膊,努力睁开沉重的眼皮,轻声道,“薛娘娘的话,你不必放在心上。自古以来,皇室公主的婚事,哪个不是经过重重考量的?太子想借康家的势没错,可这都是前朝男人们的事,你不要管!你只管安安稳稳嫁过去,一心维系好夫妻感情,出了孝,再为驸马添个一儿半女,你这后半辈子一定会富贵无忧的!”
是吗?这真的只是男人们的事吗?
如果只是男人们的事,又为什么一定要拉我趟这趟浑水?
难道我是男人么?
还有,添个一儿半女?
说得如此轻巧。
儿女是填空题的答案吗?说添就添?
贞阳静静望着榻上消瘦的母亲,拼命忍耐才没把这些话问出来。
她伏在榻边,把脸贴上梅妃手背,委屈得两眼发酸。
可此时她只能忍着难过,说些顺母亲心意的话:“好,等我在广州安顿下来,就向宫里请旨,把阿娘接去我的公主府做客。”
“傻孩子,”梅妃无奈,“哪有妃子无故远行的?你到了广州,记得常来信。等平了乱,世道太平了,叫驸马得闲带你常回京来看看阿娘也就是了。”
进宫当了妃子,这一辈子出行都不得自由了。
话不投机,贞阳心下发冷,再也没话说了。
她默默候着母亲睡熟,起身合了帐子,出来到外间坐下。
梅月领着杨绿袇在宫里逛完,回屋看见贞阳抱膝坐在椅中,浓密的眼睫低低垂着,鼻头微红,似是哭过,有些不忍。
这位公主与长敏公主、长乐公主都不同,自小在离苑长大,却不谙世事得可怕。行动举止都还未脱稚气呢,便要远嫁。
嫁的若是簪缨世家里的贵公子倒还好,偏是个黑不溜秋不甚出众的武夫。
梅月捧来茶果点心,“殿下,这海棠果酸甜爽口,您用两个?”
贞阳抬眼,看见玉盘中盛着的红色果子,忽然不合时宜地想起之前在汤镜府上,他也给她带回来过这种果子。
只是那个果子没等吃完,就被他闹得脱了手。
她吸吸鼻子,想着他八风吹不动的一张冷玉脸。
眼泪又下来了。
汤镜,我不想嫁去岭南。
也不要给不认识的人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