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刘恒将最后一块山桃放进铁釜中,动作又轻又小心,一点水也没溅出来。
我忆着双成的话,不甚娴熟地生火。火苗随指尖而雀跃,在刘恒的注视下,推过去的釜一寸一寸盖住火焰,好似正逐渐蚕食一轮鲜红的月亮。
水还未沸腾,湿润的热风熏得人昏昏欲睡,衣衫也逐渐泛潮意。我面上更甚,身前不像是静水,倒像一鼎正蒸饼的甑,不得已用手背贴贴面颊,借此获一些凉意。
庖厨的门敞着,我攥了攥刘恒的衣袖,与他往外走。皂绨触感温厚,这个人难得为我出一次云室,或许他的手也不冰了。
侧院不如正室,堂屋更小,仅摆了一张矮案。
刘恒没管衣衫的褶,他随意落座,仰头注视我,颇有些认真地问:“樊少子,山桃煮至最后,会像盐菜一样吗?”
其实按常理,旁人在刘恒面前侍立答话是礼法,不算稀奇。可能他求知的心太热烈,我还是头一次这样看他,不得不停步,垂目答道:“不会王上,是甜的。”
他不罢休,“若照五味羹来做,你什么也不放吗?”
和刘恒对坐是来不及了,我吸一口气摆脱轻微的眩晕,在他身侧缓缓坐下,“我记着呢,王上。饴蜜、姜、盐……这里全都有。”
他沉默了片刻,像被我说服了,再不含一丝疑惑,“……我以后也不会忘了。”
我命女使照看羹汤之时,刘恒的视线越过我,飘飘落到一处。待堂屋重回寂静,他唤我名字,“樊少子。
“上个岁首,辎车上那卷简牍,读得如何?”
我心头一跳,双腿瞬间泛麻,忙端正坐姿。
完了,刘恒还挺尽责,他的查问不会比太子的正学之臣还严吧……
他或许知晓了,我半心虚半犹豫地应道:“王上,我看完了那一卷。就在这里。”
“这里……”他的指尖摩挲着案边,像抚过欢欣鼓舞的粟谷穗,“是你身后那卷?”
代王素来喜静,即使偶尔在云室召见职官、开小朝会,也是悄悄的,不惊动任何不相干之人。
与之相比,北院有时就吵吵闹闹。
后来,我也不下令劝了,干脆自己躲出去,寻一个偏僻地方读书。一来二去,我常常将许多木简放于此,方便省事。
可读完刘恒的书,有一段时间内,我瞧见简牍就头晕,甚至连卷合都嫌麻烦,满心尽是快回北院,索性搁置了几乎无人问津的书室。
我从他身侧站起,精准地抽出一卷,“是这个,王上瞧得没错。”
“那卷系得更紧,似模仿我的法子……跟其他的也不同。”刘恒无声笑了笑,眼中闪着萤火一样零星的欣喜,“乏味吗?”
我半分没犹豫,轻轻点头,垂下眼睫递给他。他该知道我的,为了看完,真不知用了多少决心。
“春秋左氏传。”刘恒念着,木简被他一攥,碰撞声泠泠作响,忽而远逝。他继续道,“你错了,樊少子。”
我睁大眼睛,差点俯身行礼告罪一气呵成,“唉,王上,我已尽力在读……”
刘恒这回真的笑出声了,好像他往日的自持、庄重全化作云烟。有一刻,我忽然很想碰碰他的唇角。
或许他适合更轻盈放松的场景,话题离了书,离了隐晦的立场,而后再谈及他的往事,谈长乐宫的雪。
“你我拿错书了。”他仰着脸,自如地卷起简牍,言语中是绵密无间的赞扬之意,“春秋左氏传,我不过也一知半解而已……樊少子,你记述了哪处?”
原来,辎车上我拾起的这卷左氏,是刘恒的书。他似要与我细谈,我思索着,恍若在厚重的疑难集里寻最独特的一题。
我坐回他身边,道:“王上,我初读时,观共叔段逃入鄢,再入共国,常惊叹庄公先许封地、再平叛的作为,也为他除患而欣喜。
“而后,读到晋侯封桓叔于曲沃。二位君王皆先封地,原本很相似。可数十年相伐,桓叔之后武公攻克晋都翼城,遂并晋国。王上,我......不由为庄公喜悦,为晋侯惋惜,为何呢?”
刘恒静了片刻,反问我:“樊少子,你认可郑国君的所为?”
我不假思索地点点头。
庄公少时不受喜爱,而后继承君位,我将左氏当寓言来读,总希望他往后能顺利些,不再与至亲汲取同一段生命。
观其在位之期,他尤擅治理内政,又与别国修好。即使刘恒似有己见,我依然坚定。
身旁人放下简牍,细微声响牵起我近乎静谧的呼吸。我蜷缩起指尖。
“春秋却说,段行事不像兄弟,故不言弟。庄公失教,故称郑伯。”刘恒的嗓音平稳,“二人势同两国之君,所以用克字。”
我一口气松下来,趴在木案上,偏过脸看他,含含糊糊地回道:“王上啊,你怎么这样想......”
本来不愿与刘恒因分歧争执,可真一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