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
处。自打妻子去世后,他既当爹又当妈,日子简直没办法过。大儿子马杰十二岁,患有尿失禁的毛病,经常尿床,被子和床单晾晒得比较勤;女儿马红刚上小学,缝补浆洗还不会自己弄,全靠大人料理;小儿子马军才三岁,连衣服都不会自己穿,拉屎后不会揩屁股……
听过老马的絮叨,白素珍感同身深,对他们爷儿四个非常同情。不过,有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她表现得还是相当谨慎。毕竟与老马仅一面之交,不了解他的为人,同情也不能代表爱情。更何况,自己还有女儿加枝,也要顾及她的感受。老马似乎看出了白素珍的心思,没有要求她马上表态,只是希望保持联系。
“就算成不了夫妻,保持同志间正常的交往也行。”老马大度地说。
白素珍笑着表示同意。
尔后他们又见过几次面,都是老马主动来找白素珍。在他的内心里,当然不希望两人一直是普通朋友关系。
一九七五年夏天,老马所在的基建工程兵部队接到命令,即将整体转移到河北省迁西县,参与“引滦入津”重要工程——潘家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听到这个消息,老马非常着急。
他原来的想法,与白素珍的事情慢慢来,通过长时间的交往做到互相了解,然后不失时机地发起进攻。他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现在,部队要去河北迁西,那里与湖北宜昌相隔千里。
两人想见上一面都难。
老马赶紧去找马杰的班主任老师,希望媒人再次出面,劝说白素珍与他花好月圆。
白素珍得知老马即将离开,失落之感油然而生。通过前段日子的交往,她对老马的总体印象还不错,好感与日俱增。老马听说她拖欠着生产队的副业款,比较麻烦,二话没说,就给她送来了三百块钱。
她当然不能收,但老马执意要给。并且说,就算是借给她的,帮她度过眼前的难关,等她将来有钱了,再还给他。
老马的好心相助,暂时保住了她们母女俩的口粮供应,也让她欠下了老马一笔账债和人情。现在老马要走了,她去哪儿弄三百元钱还给人家呢?还有,基建工程兵部队整体转移,部队子弟学校肯定会随同一起到河北迁西,加枝去哪儿上学读书呢?
“如果你嫁给老马,你们母女俩的户口就可以迁入部队集体户。万一加枝将来考不上大学,还有安排工作的机会。”班主任老师用她的三寸不烂之舌,竭尽全力开导和劝说白素珍。
深思熟虑之后,白素珍与女儿加枝进行了一次交谈。母女俩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与老马爷儿四人组成新家庭。
老马与白素珍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两家六口人就欢欢喜喜地生活在了一起。
三个月后,他们又随部队一起迁移到河北省迁西县,驻扎在一个叫洒河桥的小镇上。
部队家属区是一大片新盖的红砖瓦房,一排一排非常齐整。住宅分为两居室和三居室,独门进出,门前还有一个小院子。部队子弟学校也是新建的,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都有。
洒河桥是人民公社所在地,为崇山峻岭所包围,是方圆几十里内比较热闹的地方。党政机关、司法部门、学校、医院、供销社、电影院、邮局、餐馆、理发店和大大小小的工厂,真可谓“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街上每天都有农贸集市,四里八乡的农民都来这里赶集,出售或者购买新鲜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
洒河桥距潘家口水库建设工地十公里。老马每天早出晚归,有吉普车送他上下班。老马坐着吉普车走了之后,马杰、马红和加枝就会背起书包去上学。家里只剩下白素珍和马军。她给马军穿衣服,洗脸,弄早餐。吃饱肚子后,再带着马军去农贸市场买菜。接下来的时间,马军一个人在家里或者小院子里玩,白素珍则要洗衣服、拖地、打理清洗鱼肉和蔬菜,做午饭……日子过得忙忙碌碌,平静如水,波澜不惊。这样的生活是白素珍曾经梦寐以求的,因此她觉得很幸福。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年。
一九七六年九月中旬,一封从湖北发来的电报,让他们平静的生活又掀起了波澜。
电报是白大货发来的,电文十个字:三货在汉车祸身亡,速回。
看过电报,白素珍眼睛一黑就昏过去了。老马和孩子们惊慌失措,围着她哭作一团。
白素珍从昏迷中醒过来之后,也开始号啕大哭,为苦命的三货喊冤叫屈,悲叹三弟短暂而又可怜的一生。
“三货才二十四岁啊!刚谈了女朋友,正准备结婚呢。怎么突然就死了呢?老天爷太不公平了!”
老马坐在床沿边上,默默地流泪。他本想去向部队首长请假,和老婆一起去武汉处理三货的后事,但家里大大小小四个孩子,没有大人怎么行呢?
最后,还是让白素珍一个人回了湖北。
她在汉口火车站下车后,根据三货生前写信的地址,一路走,一路问,好不容易找到了白沙铺公社建筑队所在的建设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