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资料小点 > 历史篇

历史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然是上述的草木灰。《礼记·内则》有“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澣”的话,所用“灰”即草木灰。

《神农本草经》提到“冬灰”,就是用冬季时采集来的藜科或荻科植物烧成的灰。初时作为医药,唐代时已知它洗涤效果尤佳(含碳酸钾成分多),性质苛烈;而《唐·新修本草》又进一步解释了《本草经》中的“卤碱”,指出就是池泽地区盐碱地上析出的天然碱,即碳酸钠。所以在汉代时,我国已区分了这两种性质相似的可溶性碳酸盐。但因卤碱多产于内陆,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取得草木灰比较容易,所以使用更普遍。

在唐代时,我国又发现了豆科植物皂荚树所结的荚果经水浸泡后,其水能生成泡沫,有很好的去污性能,便逐步成为民众常用的洗涤剂。

这是因为皂荚果中含有一种名叫“皂甙”的物质,起泡能力很强,去污能力不弱于近代的肥皂。又因它是中性物质,不与染料作用,可使染物颜色保持鲜艳,对丝、毛织物也不苛蚀,这些都优于肥皂。

其实,现在已知有700多种以上的植物中都含有皂甙,但去垢能力有强有弱,《唐本草》便指出应选“皮薄多肉”、“味浓”的皂荚。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提到,明代时已将皂荚加工制成“肥皂荚”,效果更好,做法是“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其实,这种肥皂荚在宋代时大概已经有了,南宋人周密所撰《武林旧事》中便提到当时杭州有“肥皂团”,可能就是这种物品。

我们知道,油脂和碱相作用,便被皂化,生成肥皂(硬脂酸钠或钾)。我国古代固然没有这类固体肥皂,但有效用类似它的“胰子”。胰子是用猪的胰脏为原料,它的发明有一个过程。北魏时,《齐民要术》就已记述过猪胰可以去垢。因为动物的胰腺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分解脂肪、蛋白质和淀粉,所以有去污垢的能力。我国现在有些地区还沿用它,特别是在冬季使用,猪胰分解了脂肪后,还会生出甘油,又可滋润皮肤。但单独使用猪胰很不方便,在晋代时,人们就已经发明了用猪胰为原料的“澡豆”。

澡豆的制法是:把猪胰洗净,除去其上的污血并撕去其脂肪,研成糊状,加上豆粉、香料,混匀后揉成团,晾干后便成澡豆,这样便把猪胰中的消化酶与豆粉中的皂甙结合起来使用了,去垢能力增加,而且豆粉中含有卵磷脂,可以增加起泡力和乳化力,并营养皮肤。

晋代人裴启所撰《语林》曾提到西晋富豪石崇以“金澡盆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可见那时就有这种洗涤剂了。

到了明代时,澡豆又发展成为胰子。胰子的成分是猪胰、砂糖、天然碱、猪脂。其制做方法是:先将新鲜的猪胰与砂糖一起研磨成浆糊状,加入少许天然碱及水,搅拌均匀,再注入熔化的猪油,并不断用力搅拌、研磨,最后揉成球状或者块状,晾干后即成。

所以我国固有的“胰子”与现在的肥皂是两码事。在制胰的研磨过程中,胰中的消化酶被砂糖挤了出来,使猪脂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又被碳酸钠皂化成肥皂,所以胰子具有多重的去垢能力,而且对皮肤没有刺激性而有滋润性,尤其适于在北方干寒的冬季使用;而且它还适合洗涤奶迹、蛋迹、血迹等蛋白污垢。

在清朝末年时,北京一地就有70多家胰子店,其中的“合香楼”、“花汉冲”都是著名的胰子店。道光中,文康所著小说《儿女英雄传》里就提到桂花胰子、玫瑰胰子等。所以在清代,胰子是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直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医药上需要的胰岛素和胰酶都得以胰腺为原料,所以胰子逐渐完全被肥皂及后来的合成洗涤剂取代了。

用碱与油脂合成的肥皂是由国外传入的。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学者徐寿的儿子徐华封在19世纪90年代在上海兴办了第一家肥皂厂。所以我国生产肥皂至今才不过一百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