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回
没有别的事了。王永吉言至于此,便丝毫不留恋的转身退去。最后还是赵贞吉叫来了叔办差前去知会杨金水。王永吉盼着赵贞吉能出马,即使不能阻止海瑞,好歹仨人一块儿,怎么也比海瑞一个人靠谱的多,万一不小心冲撞了织造局,总不能让海瑞去担责任吧?可赵贞吉张口就是一个没问题,让他们按圣旨行事。照他说的,没有背地里的那些弯弯绕绕,但以海瑞陪审官的身份提审罪员也无可厚非。可王永基一听就急了,圣旨上说了,把沈一石家产收归国库,可织造局转卖沈一石家产的。额头那上面还有赵贞吉亲笔签名的巡抚大印呢,也不见谁是按圣旨行事的。赵贞吉没想到王永吉还能看到这么一层,实际上他也很犯难,拿着圣旨办事,可杨金水亮出吕方亲笔信函,一方面让他处置浙江官员,又动不了织造局列为宫中势力,另一方面,仇集军想帮胡宗宪,又要偷偷坑害他。嘉靖的心思太难猜,赵贞吉这么为元华世故的主,愣是看不分明,又不敢冒进。恰在此时,海瑞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拿着大明律上了,简直是正中他下怀。倘若嘉靖做好了翻天覆地惩办的准备,海瑞这波操作,他赵贞吉也能分上一份功劳。倘若嘉靖只是意思一下的小逞大忌,并没真动导演的念头,到那时候,一切罪责自然就在海瑞那,况且,他刚来浙江,就立马见识到了杨金水的厉害,实在不愿多打交道,这回可算是祸水东引,他旁观即可旱涝保收。王用吉看出赵贞吉这副甩手掌柜的太极,气得直呼忠诚。连大人都不叫,转身跑了。赵贞吉差人给杨金水递画的时候,人正躺在紫檀大榻上,翻来覆去,正上方房梁水竹,这就一块三尺见方的吊扇,另一头正被胖太太捏着,一下一下按照干爹的心跳频率,忽闪忽闪,快慢正正好,早就大汗淋漓。入伏的天烦闷燥热,杨金水心头乱得要命,正四处发脾气,只听说了郑碧昌和茂才一审的消息,审就审呗,他是一个人去的,一个人的。姚金水觉住不对劲儿了,缓缓坐了起来。赵贞吉呢?说着便摇头轻责,这事儿他怎么就不管?赵忠诚说,海瑞是钦点的问官,有人到牢里提审犯人,他不便干预。杨金水哼,生老力白眼,险些翻到天上去打鬼借钟馗了,这是天大的变数了,赶紧去把那四个锦衣卫兄弟叫来。去到聂CM大牢,杨金水才拿旅方亲笔信函。让赵贞吉签署了沈石家产变卖的合同,也达成了接下来审案不会牵涉制造局的共识,靠的不过是一番揣测,圣意的不可说。诚如杨金水所说的那样,一些话说出来,1000斤也打不住。海瑞那股天不怕地不怕,极有可能不顾一切问个底儿掉。一旦那些暗箱操作被摊开,谁能给皇上背锅顶罪?当然是这些贴心的宦官,连吕方都不能万无一失,何况一个杨金水。明代省以上的衙门大牢提审房都是分为明暗两间,被提的犯人在外面的明间,记录口供的则在隔壁暗间。据传这样问案是为了便于套供,倘若犯人见无人记录,并未把原本不愿招的话在不经意间吐露出来,大明王朝司法制度也充满了阴谋。海瑞身着官服,端方立在了案前,一转眼便套上了一身便服。未戴刑具的郑必昌没有曾经的高高在上,却不恐惧乞怜,只拿出一片无波的灰暗平静以对海瑞。不带一份熟悉凛人的肃杀音调十分和缓,摆了两张方凳,据大案在侧相对而立。郑必昌不明,所以暗房里的书办更是一头雾水,到外面当面录口供,大人,这不合规矩吧?小书办举起小手给海瑞科普了一出明神暗路,门房一关系的东起真假还不是尚未者一句话,什么规矩?我的规矩就是规矩。当然,在海知县不假自色的肃穆中,不过片刻,这屋便一片肃清,仅剩相对而坐的海瑞、郑必昌以及旁边举着笔战战兢兢的书办。郑必昌为官20年之久,自认也是见惯大风大浪,高成低就,恭维折辱,对人生境遇早做好了万全准备。可这位在任时不止一次向上分庭抗争的知县,现如今送到钦差,反倒以礼相待,世事从明处,也让人颇不是滋味,郑必昌便有些不自在,也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到来自海瑞那方宁哲。副区的一个正字。海瑞定了下心神,正式开始了问话。圣旨下来之前,沈一石的家产是你们抄的,他的家产有多少?郑泌超不动声色的推拒了。沈一石的家是高翰文抄的,我不清楚。海瑞也不动气,向后一偏头,早有对策记录在案屋中人未经察觉的时候,牢头小心翼翼的李杨金水进了案间,高翰文是奉谁的命去抄沈一石的家里?当然是巡抚衙门和按察使衙门,才凑近,就听见一声清晰淡淡的记录,心都跟着提起来了。那边问话却丝毫没有停在架势,朝翰文抄了家,没有向巡抚衙门和按察使衙门禀报结果吗?锦衣卫悄无声息地站立墙边,磐石一样守在原地。杨金水听得全神贯注,那头的郑必昌前世开始沉默了,可很快,韩瑞就沉下嗓音回话。禀报了?是口头禀报还是书文禀报?是口头禀报?是向巡抚和暗查使禀报的吗?是记录在案,书办笔头不敢分毫停歇,跟摄像头监控一般,如实记录场地所发生的一切。杨金水听到这儿,表情尚且还算平静,里间的海瑞却抬高了声调,你们凭什么抄沈一石的家产?这笔商一字一顿,圣旨奉旨抄家,难道你们不向朝廷回话吗?难道皇上问你抄家的结果你们也说不清楚吗?将我的问话记录在案。杨金水倏地僵硬了脊背,屏气凝神,听着郑碧上的回答,